宪副黄公自立四友亭

友道日湮落,桃李情纷如。

息驾遂常分,养晦田园居。

脩竹八九本,劲松一二株。

山梅亦其伍,幽树纵横舒。

茅亭何小小,翼然临清渠。

古色照窗几,高香散座隅。

遂断尘烦绁,偃仰甘与俱。

物性契我情,澹然非相疏。

天真自不易,莫景恒犹初。

洞察齐物理,斯类俱吾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黄公在官场中逐渐远离尘嚣,选择隐居田园的生活状态。通过构建“四友亭”,黄公与自然界的竹、松、山梅和茅亭为伴,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首句“友道日湮落,桃李情纷如”暗示了官场人际关系的复杂与淡薄,而“桃李”则象征着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接着,“息驾遂常分,养晦田园居”表明黄公选择远离官场,过上隐居的生活。他与自然界的植物为友,竹、松、山梅和茅亭,这些自然元素象征着坚韧、高洁和宁静。

“脩竹八九本,劲松一二株。山梅亦其伍,幽树纵横舒。”描绘了黄公周围环境的清幽与和谐,竹子、松树和山梅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静谧的空间。这里的“幽树”不仅指自然界的树木,也暗喻黄公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茅亭何小小,翼然临清渠。”描述了黄公所建的小亭,虽小却独立于清渠之上,象征着他的生活虽简朴却充满诗意。接下来,“古色照窗几,高香散座隅。”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古朴与雅致,窗几上的古色与座隅散发的高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遂断尘烦绁,偃仰甘与俱。”表达了黄公彻底摆脱世俗烦恼的决心,享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快乐。最后,“物性契我情,澹然非相疏。天真自不易,莫景恒犹初。洞察齐物理,斯类俱吾徒。”总结了黄公与自然界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对宇宙万物本质的深刻理解,认为自己与自然界的其他生命都是宇宙法则的体现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黄公从官场到田园的转变,以及他在自然中找到的精神寄托和生活真谛。

收录诗词(71)

魏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常山县至玉山县山行七十里

轧轧舁肩舆,沙径平如案。

纡回万山下,景色佳可玩。

石隙泉琴悲,苔文岩绮粲。

涧花炫日吐,谷鸟逐人唤。

山开衍平畬,麦秀青霞散。

峡隘树阴暧,岚深愕黎旦。

络绎旅人行,累累状珠贯。

我非名利徒,曷足兴遐叹。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寄永丰范教谕冕先生

炎首雨生凉,莎鸡作秋语。

荒寂乱山中,气候殊吾土。

子宦同一方,去路几何许。

相望不得亲,晨夕萦愁绪。

溪月如我期,谷云为我侣。

缀文岂徒然,青冥弃遐羽。

知音谅此怀,落莫将谁处。

形式: 古风

盘谷图

乱峰叠嶂高接天,苍树白云断复连。

岩磴盘回到深谷,茂林喷沫飞寒泉。

泉甘土肥乃佳处,自昔何人此中住。

愿也独忘名利情,巾车裋褐随烟雾。

列壑可樵溪可渔,石田种树兼著书。

陆海风波险不及,夜窗梦与巢由居。

鸿飞冥冥弋何慕,世人少有知其故。

桃源遐躅岂为仙,盘谷只今谁问路。

形式: 古风

董孝子墓古柏为暴风雨尽坏枝柯叹

孝子祠傍老松树,苍然独守汉时墓。

连蜷势作蛟龙腾,蓊郁阴蒙鬼神护。

胜日每出城南游,爱看故物偏迟留。

半天凉意散原野,五月六月疑深秋。

岁时世道几回改,拔地摩空镇常在。

能敌连年风雨狂,可堪昨夜枝柯毁。

夜来飓恶山为倾,蔽牛怪木皆纵横。

望中巨干直不仆,太息乾坤无尽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