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湖楼

少年过了未衰颜,正在悲欢季孟间。

细雨溟濛湖上寺,东风摇荡酒中山。

千金用尽终须老,百计寻思不似闲。

醉里下楼知早晚,喧喧扶路笑歌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年轻的时光还未衰老,正处在人生的欢乐与悲伤交织之时。
细雨蒙蒙洒在湖上的寺庙,春风轻轻吹动山中的酒杯。
纵然千金散尽,岁月终究会使人老去,百般算计也抵不过悠闲自在。
在醉意中下楼,不知是清晨还是傍晚,一路喧闹欢笑返回。

注释

少年:指年轻的时期。
衰颜:衰老的容颜。
季孟:指春季和秋季,象征人生的起落。
细雨:小雨。
溟濛:形容雨雾迷茫。
湖上寺:湖边的寺庙。
东风:春风。
摇荡:摇晃。
酒中山:山中的酒杯。
千金:大量的财富。
终须:终究会。
闲:悠闲。
醉里:在醉酒的状态中。
喧喧:喧闹声。
扶路:搀扶着走路。
笑歌:欢笑歌唱。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题西湖楼》。从艺术风格上看,这是一首典型的咏史怀古之作,同时也蕴含着作者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

"少年过了未衰颜,正在悲欢季孟间。"

这两句诗描绘出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眼之间青春已逝的感慨,同时也点明了生命中的喜怒哀乐是无法避免的。

"细雨溟濛湖上寺,东风摇荡酒中山。"

这里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不仅营造出一种淡远宁静的氛围,而且还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细雨和东风都是柔和的景象,但又隐含着动静之間的哲学思考。

"千金用尽终须老,百计寻思不似闲。"

这两句表达了对物质财富和人生 计划无常的感慨。尽管拥有再多的财富,最终也无法挽留时光流逝,人到中年仍旧会陷入忙碌与烦恼之中。

"醉里下楼知早晚,喧喧扶路笑歌还。"

诗尾两句则呈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在酒精的作用下,时间概念变得模糊,而在喧嚣的人群中扶着墙走,依旧保持着欢愉的心境,这或许是作者对于面对人生无常时所持的一种豁达心态。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苏轼超脱世俗、豁然开朗的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题双竹堂壁

江上樯竿一百尺,山中楼台十二重。

山僧楼上望江上,遥指樯竿笑杀侬。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风水洞闻二禽

林外一声青竹笋,坐间半醉白头翁。

春山最好不归去,惭愧春禽解劝侬。

形式: 七言绝句

法惠小饮以诗索周开祖所作

立著巫娥多少时,安排云雨待清词。

酒酣鲁叟频相忆,曲罢周郎尚不知。

海鹞无踪飞过速,云龙有报发来迟。

从今莫入寻春会,为欠梅花一首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陈时发太博双竹

千年谁复继夷齐,凛凛霜筠此斗奇。

要识苍龙联蜺意,拟容丹凤宿凰枝。

扶持有伴雪应怕,裁剪无人风自吹。

莫遣骚人说连理,君看高节孰如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