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攽倅海陵

君不见阮嗣宗臧否不挂口,莫誇舌在齿牙牢,是中惟可饮醇酒。

读书不用多,作诗不须工,海边无事日日醉,梦魂不到蓬莱宫。

秋风昨夜入庭树,蒪丝未老君先去。

君先去,几时回?刘郎应白发,桃花开不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时期创作的,名为《送刘攽赴海陵》。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友人刘攽即将离别的情景进行描绘,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于生活态度和文学创作的一种超脱与豁达。

首句“君不见阮嗣宗臧否不挂口”以比喻手法,表明刘攽之离开并没有过多的感慨,而是心如止水,不为外界所扰。接下来的“莫誇舌在齿牙牢,是中惟可饮醇酒”则进一步描绘出刘攽对待生活的态度,他不轻易许诺,也不轻言放弃,只是内心坚守着一份纯粹,像品尝美酒般享受生命。

“读书不用多,作诗不须工”,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和艺术创作的看法,即认为不必贪多务得,也无需过度雕琢,只需真诚地面对生活与内心。接着的“海边无事日日醉,梦魂不到蓬莱宫”则写出了诗人自己对于海阔天空、无拘无束生活状态的向往,即便是远离尘世,也不愿意让自己的灵魂受到任何束缚。

最后两句“秋风昨夜入庭树,蒪丝未老君先去。君先去,几时回?刘郎应白发,桃花开不开”则充满了对朋友离别的无限感慨和对未来重逢机会的不确定性。诗人以秋风入庭、树叶初黄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同时通过“蒪丝未老君先去”的句子,表达出对于友人的不舍与惋惜之情。而最后的“刘郎应白发,桃花开不开”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无奈和期待,似乎在问询朋友何时归来,又好像是在自嘲自己的白发和未知的未来。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

醉翁门下士,杂遝难为贤。

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

昔从南方来,与翁两联翩。

翁今自憔悴,子去亦宜然。

贾谊穷适楚,乐生老思燕。

那因江鲙美,遽厌天庖膻。

但苦世论隘,聒耳如蜩蝉。

安得万顷池,养此横海鳣。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绿筠亭

爱竹能延客,求诗剩挂墙。

风梢千纛乱,月影万夫长。

谷鸟惊棋响,山蜂识酒香。

只应陶靖节,会听北窗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暇窥园葵。

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从儿嬉。

狂谋谬算百不遂,惟有霜鬓来如期。

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

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

与君未可较得失,临别惟有长嗟咨。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吕希道知和州

去年送君守解梁,今年送君守历阳。

年年送人作太守,坐受尘土堆胸肠。

君家联翩三将相,富贵未已今方将。

凤雏骥子生有种,毛骨往往传诸郎。

观君崛郁负奇表,便合剑佩趋明光。

胡为小郡屡奔走,征马未解风帆张。

我生本是便江海,忍耻未去犹徬徨。

无言赠君有长叹,美哉河水空洋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