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初銮驾出关后登高愁望二首(其二)

愁看秦川色,惨惨云景晦。

乾坤暂运行,品物遗覆载。

黄尘涨戎马,紫气随龙旆。

掩泣指关东,日月妖氛外。

臣心寄远水,朝海去如带。

周德更休明,天衢伫开泰。

形式: 古风

翻译

满怀忧愁地看着秦川景色,阴沉的云彩使天色昏暗。
天地万物暂时运行,似乎被遗忘在这一刻的覆盖和承载之下。
战尘弥漫,伴随着军旗的紫气,象征着战争的动荡。
掩面哭泣,目光投向函谷关以东,那里是被妖氛笼罩的日月之外。
我的心寄托在远方的江河,如同一条细带般向着大海流去。
期待周朝美德再次兴盛,天空的道路等待着光明的到来,迎接太平盛世。

注释

愁看:满怀忧虑地观看。
秦川:古代地区名,这里指陕西中部。
惨惨:阴郁、凄凉。
乾坤:天地。
品物:万物。
戎马:战马,代指战争。
紫气:古代认为吉祥之气,常与龙旗联系。
掩泣:掩面哭泣。
关东:函谷关以东地区。
妖氛:比喻不祥的气氛或政治动乱。
远水:比喻遥远的希望或理想。
周德:周朝的美德。
天衢:天空的大道,比喻政治清明的道路。
开泰:吉祥、太平的到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忧伤和对远方的眷恋之情。开篇“愁看秦川色,惨惨云景晦”两句,通过对秦川(关中地区)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忧愁和不舍。这是一个典型的用景抒情的手法,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来反映内心的情感。

紧接着,“乾坤暂运行,品物遗覆载”两句,则是以宏大的宇宙时空为背景,强调了世事无常和历史的变迁。诗人用“乾坤”指代天地,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历史长河中事物的更迭和遗忘。

下文“黄尘涨戎马,紫气随龙旆”两句,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手法,表现了战争的混乱与皇家的威仪。这里,“黄尘”象征着战乱的尘埃,“戎马”则是战争的象征;“紫气”和“龙旆”则是帝王权力的象征,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诗人对于国事的关注。

“掩泣指关东,日月妖氛外”两句中,“掩泣”表达了诗人的哀伤之情,而“指关东”则是他眺望远方所在的地方。这里“日月妖氛外”可能暗示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影响着世间,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接下来的“臣心寄远水,朝海去如带”两句,则是诗人将自己的心志比作流向远方的大河,形象地表达了对远方的眷恋之情。这里,“朝海”可能指的是诗人内心所向往的地方,即海边,而“去如带”则强调了一种连绵不断的情感。

最后两句,“周德更休明,天衢伫开泰”,通过对古代圣王“周德”的赞颂和对未来美好状态的展望,以乐观的心态结束了诗篇。这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也是对未来的憧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历史事件的回顾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幅宏大的画面。诗人在其中既表达了个人的忧伤和眷恋,也展现了对国家命运和历史进程的深刻关切。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天门谷题孙逸人石壁

崖石乱流处,竹深斜照归。

主人卧磻石,心耳涤清晖。

春雷近作解,空谷半芳菲。

云栋綵虹宿,药圃蝴蝶飞。

恶嚣慕嘉遁,几夜瞻少微。

相见竟何说,忘情同息机。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太子李舍人城东别业

南山转群木,昏晓拥山翠。

小泽近龙居,清苍常雨气。

君家北原上,千金买胜事。

丹阙退朝回,白云迎赏至。

新晴村落外,处处烟景异。

片水明断岸,馀霞入古寺。

东皋指归翼,目尽有馀意。

形式: 古风

片玉篇

至宝未为代所奇,韫灵示璞荆山陲。

独使虹光天子识,不将清韵世人知。

世人所贵惟燕石,美玉对之成瓦砾。

空山埋照凡几年,古色苍痕宛自然。

重溪幂幂暗云树,一片荧荧光石泉。

美人之鉴明且彻,玉指提携叹奇绝。

试劳香袖拂莓苔,不觉清心皎冰雪。

连城美价幸逢时,命代良工岂见遗。

试作圭璋礼天地,何如瓀?在阶墀。

形式: 古风

长安旅宿

九秋旅夜长,万感何时歇。

蕙花渐寒暮,心事犹楚越。

直躬邅世道,咫步隔天阙。

每闻长乐钟,载泣灵台月。

明旦北门外,归途堪白发。

形式: 古风 押[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