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西州晚泊古桥村住人

洛阳别离久,江上心可得。

惆怅增暮情,潇湘复秋色。

故山隔何处,落日羡归翼。

沧海空自流,白鸥不相识。

悲蛬满荆渚,辍棹徒沾臆。

行客念寒衣,主人愁夜织。

帝乡片云去,遥寄千里忆。

南路随天长,征帆杳无极。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翻译

在洛阳分别已经很久,江面上的心意还能传达吗?
傍晚的惆怅更添离别之情,潇湘之地又换上了秋天的景色。
故乡的山岭在何方,我羡慕那归巢的鸟儿展翅飞翔。
大海独自流淌,白鸥与我毫不相识,孤独而迷茫。
悲凉的蝉鸣充满荆洲,停下船桨只能让悲伤填满胸膛。
行旅之人思念寒冷的衣物,屋主也为深夜的纺织而忧虑。
京都的云朵飘向远方,遥远的思念寄托千里之外。
南下的路途随着天边延伸,远行的船只消失在无尽的视野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愁和对故土的深情。"洛阳别离久,江上心可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虽然身在异地,但内心仍与那片土地紧紧相连。"惆怅增暮情,潇湘复秋色"则描绘了随着日落和季节更迭,愁绪之情越发浓重。

"故山隔何处,落日羡归翼"表达了对远方山川的怀念,以及希望能够飞回故乡的情感。"沧海空自流,白鸥不相识"则是用自然景物来比喻人世间的无常和孤独。

"悲蛬满荆渚,辍棹徒沾臆"中的"悲蛬"可能指的是秋天的蝉虫,它们发出凄凉的声音,象征着诗人的愁绪心情。"行客念寒衣,主人愁夜织"则反映了出门在外的人对寒冷的担忧,以及家中人为此而彻夜难眠地纺织衣物。

"帝乡片云去,遥寄千里忆"表达了诗人对皇都的向往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南路随天长,征帆杳无极"则是说尽管旅途漫长,但诗人仍将继续他的征程,心中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季节变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沉的离愁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定的旅途决心。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疲兵篇

骄虏乘秋下蓟门,阴山日夕烟尘昏。

三军疲马力已尽,百战残兵功未论。

阵云泱漭屯塞北,羽书纷纷来不息。

孤城望处增断肠,折剑看时可沾臆。

元戎日夕且歌舞,不念关山久辛苦。

自矜倚剑气凌云,却笑闻笳泪如雨。

万里飘飖空此身,十年征战老胡尘。

赤心报国无片赏,白首还家有几人。

朔风萧萧动枯草,旌旗猎猎榆关道。

汉月何曾照客心,胡笳只解催人老。

军前仍欲破重围,闺里犹应愁未归。

小妇十年啼夜织,行人九月忆寒衣。

饮马滹河晚更清,行吹羌笛远归营。

只恨汉家多苦战,徒遗金镞满长城。

形式: 古风

罢摄官后将还旧居留辞李侍御

江海今为客,风波失所依。

白云心已负,黄绶计仍非。

累辱群公荐,频沾一尉微。

去缘焚玉石,来为采葑菲。

州县名何在,渔樵事亦违。

故山桃李月,初服薜萝衣。

熊轼分朝寄,龙韬解贼围。

风谣传吏体,云物助兵威。

白雪飘辞律,青春发礼闱。

引军横吹动,援翰捷书挥。

草映翻营绿,花临檄羽飞。

全吴争转战,狂虏怯知机。

忆昨趋金节,临时废玉徽。

俗流应不厌,静者或相讥。

世难慵干谒,时闲喜放归。

潘郎悲白发,谢客爱清辉。

樗散材因弃,交亲迹已稀。

独愁看五柳,无事掩双扉。

世累多行路,生涯向钓矶。

榜连溪水碧,家羡渚田肥。

旅食伤飘梗,岩栖忆采薇。

悠然独归去,回首望旌旗。

形式: 排律

逢郴州使因寄郑协律

相思楚天外,梦寐楚猿吟。

更落淮南叶,难为江上心。

衡阳问人远,湘水向君深。

欲逐孤帆去,茫茫何处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

支公去已久,寂寞龙华会。

古木闭空山,苍然暮相对。

林峦非一状,水石有馀态。

密竹藏晦明,群峰争向背。

峰峰带落日,步步入青霭。

香气空翠中,猿声暮云外。

留连南台客,想像西方内。

因逐溪水还,观心两无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