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十)

穷达天应与,人间事莫论。

微官长似客,远县岂胜村。

竟日多无食,连宵不闭门。

斋心调笔砚,唯写五千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命运的穷困显达,都是上天安排,人间的纷扰琐事,无需过多谈论。
小小的官职总是像过客一样,身处偏远的县邑,哪里比得上乡村的宁静。
整天常常没有食物,整夜也不关门休息。
我一心斋戒,调整笔墨纸砚,只为了写下这五千字的文字。

注释

穷达:穷困显达。
天应与:上天的安排。
人间事:人间纷扰。
莫论:无需谈论。
微官:小官。
长似客:像过客一样。
远县:偏远县邑。
岂胜村:哪里比得上乡村。
竟日:整天。
多无食:常常没有食物。
连宵:整夜。
不闭门:不关门。
斋心:一心斋戒。
调笔砚:调整笔墨纸砚。
唯写:只为了写下。
五千言:五千字的文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偏远地区任职时的孤独与贫困生活。"穷达天应与,人间事莫论"表明无论处境如何,都顺应自然,不去多言世间纷扰之事。"微官长似客,远县岂胜村"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作为小官员在偏远地区的生活,就像一个长期的旅客,而这种地方连普通乡村都无法相比。

"竟日多无食,连宵不闭门"显示出诗人的贫困与孤独,他经常没有足够的食物,而且夜晚也不关闭家门,这可能是因为生活中的寂寞或许是对外界的放任。然而,在这种艰难的情境中,诗人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坚守和文学创作的热情。

"斋心调笔砚,唯写五千言"表明诗人在斋室中调整自己的心态,准备好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专注于写作,目标是完成五千字的作品。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坚持与毅力,也反映出他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热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以及对文学艺术无尽的追求。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十一)

县僻仍牢落,游人到便回。

路当边地去,村入郭门来。

酒户愁偏长,诗情病不开。

可曾衙小吏,恐谓踏青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十二)

自下青山路,三年著绿衣。

官卑食肉僭,才短事人非。

野客教长醉,高僧劝早归。

不知何计是,免与本心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十三)

日出方能起,庭前看种莎。

吏来山鸟散,酒熟野人过。

岐路荒城少,烟霞远岫多。

同官数相引,下马上西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十四)

作吏荒城里,穷愁欲不胜。

病多唯识药,年老渐亲僧。

梦觉空堂月,诗成满砚冰。

故人多得路,寂寞不相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