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十年消息断,空使梦烟萝。
嵩岳几时下,洞庭何日过。
瓶乾离涧久,衲坏卧云多。
意欲相留住,游方肯舍么。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久别家乡,与故人失去联系,心中充满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如嵩岳、洞庭湖等地理标志物,以及对瓶乾(即空瓶)与离涧(即离别)的细腻刻画,诗人表达了对久违友人的深切怀念。
"十年消息断" 直接点出了诗人与外界的联系已经中断多年,这种情感上的隔绝带来了无尽的孤独和寂寞。"空使梦烟萝" 则透露出诗人即便是在梦中也难以触及那已逝去的往事,"萝" 字在这里形象地表达了梦境中的模糊与遥不可及。
接下来的两句 "嵩岳几时下,洞庭何日过" 通过设问的形式,流露出诗人对于归期的渴望。嵩岳和洞庭湖分别是诗人心中对家乡或友人的象征,这里的“下”与“过”,不仅指的是自然景观,更隐喻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求。
"瓶乾离涧久,衲坏卧云多" 这两句则从日常生活细节中捕捉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影响。空瓶与长期离别的河涧都成为了时间流逝的见证,而破损的衣衫和多次的宿云,则是对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的一种写照。
最后,"意欲相留住,游方肯舍么"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内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感。这里的“留住”不仅是对亲朋好友的留恋,更是对那些美好记忆与情感联结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空间和情感的精妙处理,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不详
唐昭宗光化间,任庐山僧正。与贯休、齐己、虚中、处默等为诗友。五代初,应吴国征辟赴金陵。后死于朱瑾之难。以诗名,尤长于近体,多咏僧居生活。有《东林集》,已佚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一片又一片,等闲苔面红。
不能延数日,开亦是春风。
公子歌声歇,诗人眼界空。
遥思故山下,经雨两三丛。
长空秋雨歇,睡起觉精神。
看水看山坐,无名无利身。
偈吟诸祖意,茶碾去年春。
此外谁相识,孤云到砌频。
正同高士坐烟霞,思著闲忙又是嗟。
碧岫观中人似鹤,红尘路上事如麻。
石肥滞雨添苍藓,松老涵风落翠花。
莫道此间无我分,遗民长在惠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