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与高士在烟霞之中对坐的闲适情景。开篇即以"正同高士坐烟霞,思著闲忙又是嗟"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淡然和悲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与追求。
接着,"碧岫观中人似鹤,红尘路上事如麻"两句,通过将碧岫观中的修行者比喻为鹤,以其高洁自立形象隐喻诗人对于清净脱俗的追求。而"红尘路上事如麻"则是对世间繁杂琐碎之事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无奈与厌倦。
在"石肥滞雨添苍藓,松老涵风落翠花"中,诗人借自然景物描写隐逸生活之美。"石肥滞雨添苍藓"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雨后的山石变得更加湿润,长满了苔藓,给人以生命力旺盛的感觉;而"松老涵风落翠花"则描绘了一种岁月静好、自然和谐的景象。
最后两句"莫道此间无我分,遗民长在惠持家"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隐逸之地,但心中仍挂念着世间遗留下来的民众,希望能够给他们带来安宁与福祉。这里的"莫道此间无我分"强调了诗人与尘世之间的情感联系,而"遗民长在惠持家"则体现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而又不忘世间的隐逸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