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刘大校书

昔日京华去,知君才望新。

应犹作赋好,莫叹在官贫。

且复伤远别,不然愁此身。

清风几万里,江上一归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从前在京都繁华时离开,听说你的才华和声望日益增长。
想必你依然喜好写诗作文,不必感叹为官生涯的清贫。
暂且因远方离别而感伤,否则忧虑的将是自身的境遇。
清风飘荡在数万里之外,江面上只有一位归航的人。

注释

昔:从前。
日:每天,此处指过去。
华:繁华。
去:离开。
知:知道,听说。
君:您,指对方。
才望:才华和声望。
新:增长,新兴。
应:应该,推测。
犹:还,仍然。
作赋:写作诗文。
好:喜好。
莫:不要。
叹:叹息。
在官:为官。
贫:贫穷。
且:暂且,姑且。
复:又,再。
伤:感伤。
远别:远方的分别。
不然:否则,要不然。
愁:忧虑。
此身:自身,这里指生活。
清风:清冷的风。
几万里:形容非常遥远。
江上:江面上。
一:一个。
归人:归航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所作,名为《别刘大校书》。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朋友才华的赞赏和对自身处境的慨叹。

“昔日京华去,知君才望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即将离开古都前往新的地方的感慨,同时也充满了对朋友才华横溢、前程似锦的期待和祝福。

“应犹作赋好,莫叹在官贫。”这里诗人鼓励朋友继续发挥其文学才华,不必为现时的仕途困顿而感到叹息。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于当下政治环境的不满,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物质的富贵。

“且复伤远别,不然愁此身。”这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即将到来的长久分别所感到的深深哀痛,以及这种离别给内心带来的忧虑和不安。

最后,“清风几万里,江上一归人。”在这里,诗人借助自然景象来描绘朋友离开时的情景。清风似乎承载着无尽的距离,而朋友则是沿着江岸缓缓行走,孤独地踏上归途。这两句不仅描写了外在的画面,也映射出了内心深处的感伤和对友情的珍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变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淡远而深长的情感,以及对于朋友才华和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257)

高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 字:达夫
  •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 生卒年:704—765年

相关古诗词

别孙欣

离人去复留,白马黑貂裘。

屈指论前事,停鞭惜旧游。

帝乡那可忘,旅馆日堪愁。

谁念无知己,年年睢水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别张少府

归客留不住,朝云纵复横。

马头向春草,斗柄临高城。

嗟我久离别,羡君看弟兄。

归心更难道,回首一伤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别崔少府

知君少得意,汶上掩柴扉。

寒食仍留火,春风未授衣。

皆言黄绶屈,早向青云飞。

借问他乡事,今年归不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宋中别司功叔各赋一物得商丘

商丘试一望,隐隐带秋天。

地与辰星在,城将大路迁。

干戈悲昔事,墟落对穷年。

即此伤离绪,悽悽赋酒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