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题介公庙》由宋代诗人张商英所作,通过描绘介子推辅佐晋文公重耳归国后,历经艰难险阻,最终成就霸业的故事,展现了忠诚、牺牲与国家兴盛之间的深刻联系。
诗中首先描述了介子推跟随晋文公重耳十九年的艰辛历程,两人共同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危险。在田间乞食、在桑树下谋划,介子推始终坚守着对晋文公的忠诚,不为个人利益所动,预见到天意将助晋文公一臂之力。
接着,诗中提到晋文公归国后,介子推却因不愿与之同行,选择携母入山隐居。这一举动体现了介子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自由的追求。然而,当晋文公归来,建立霸业,尊王攘夷时,介子推并未参与其中,而是选择了远离尘嚣的生活。
诗的后半部分则聚焦于介子推的牺牲精神。在晋文公举行的大蒐礼上,为了保护森林免遭火灾破坏,介子推不惜纵火焚烧山冈,直至烈焰吞噬了自己,其坚定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令人动容。
最后,诗人感慨介子推的义举难以估量,不应被误解为寻常之辈,而应被视为真正的英雄。诗中通过介子推的故事,颂扬了忠诚、牺牲与高尚道德的价值,同时也表达了对介子推个人命运的深切同情。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对介子推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理想与道德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国家兴盛的贡献与牺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