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介公庙

十九年从晋重耳,艰棘忧危同践履。

田中乞食桑下谋,茧足周旋垂万里。

一心奉事不自欺,逆知天意开公子。

及河忽闻舅犯言,如以朝衣蹈泥滓。

鄙夫岂可与同行,携母入山甘隐藏。

公子归来霸业强,筑坛践土尊天王。

大夫卿士环佩锵,斩袪寺人纷颉颃。

念子昔者皆奔亡,舍我长逝情怛伤。

大蒐纵火焚山冈,烈焰不肯回刚肠。

嗟乎义士不可量,何人谬作龙蛇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题介公庙》由宋代诗人张商英所作,通过描绘介子推辅佐晋文公重耳归国后,历经艰难险阻,最终成就霸业的故事,展现了忠诚、牺牲与国家兴盛之间的深刻联系。

诗中首先描述了介子推跟随晋文公重耳十九年的艰辛历程,两人共同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危险。在田间乞食、在桑树下谋划,介子推始终坚守着对晋文公的忠诚,不为个人利益所动,预见到天意将助晋文公一臂之力。

接着,诗中提到晋文公归国后,介子推却因不愿与之同行,选择携母入山隐居。这一举动体现了介子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自由的追求。然而,当晋文公归来,建立霸业,尊王攘夷时,介子推并未参与其中,而是选择了远离尘嚣的生活。

诗的后半部分则聚焦于介子推的牺牲精神。在晋文公举行的大蒐礼上,为了保护森林免遭火灾破坏,介子推不惜纵火焚烧山冈,直至烈焰吞噬了自己,其坚定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令人动容。

最后,诗人感慨介子推的义举难以估量,不应被误解为寻常之辈,而应被视为真正的英雄。诗中通过介子推的故事,颂扬了忠诚、牺牲与高尚道德的价值,同时也表达了对介子推个人命运的深切同情。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对介子推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理想与道德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国家兴盛的贡献与牺牲精神。

收录诗词(124)

张商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光堡道中

故碾迎朝日,高光眩晚霞。

峰峦成地势,桑柘似人家。

柳叶依墙密,溪流刷石斜。

土氓尊使者,再拜馈酥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溪亭二首(其一)

林檎园北小桥南,水绿山青不易兼。

戴胜降时桑破甲,驾犁啼处稻抽尖。

柳因倒植风流甚,花为新移蓓蕾纤。

独碾云龙坐溪石,几人今夕共银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溪亭二首(其二)

萧寺回环石磴间,山光草色远相连。

坐中清景追唐迹,门外红尘接渭川。

落涧飞泉千丈玉,过墙修竹一梢烟。

画工谁绘当时巧,移得江南在眼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游绵山

夕阳返照影流东,点点寒鸦过远峰。

渔叟罢竿收钓饵,牧童吹笛弄西风。

日光隐隐沉沧海,山色青青耸碧空。

万壑千崖增秀丽,往来人在画图中。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