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二十五)

周衰伪隆,政在群公。廉耻道微,家臣聿崇。

不为屈节,撝默自容。子于是时,凛然清风。

形式: 四言诗

翻译

周朝衰落,虚假繁荣表面,政权掌握在众多权臣手中。
廉洁和羞耻之心逐渐淡薄,家臣的地位却日益尊崇。

注释

周衰:周朝衰弱时期。
伪隆:虚假的兴盛。
政在群公:政权掌握在众多权臣手里。
廉耻道微:廉洁和羞耻之心变得稀少。
家臣:家族或朝廷中的官员。
聿崇:地位提高。
不为:不因。
屈节:丧失气节。
撝默:沉默而谦逊。
自容:自我保持尊严。
凛然:严肃而令人敬畏的样子。
清风:比喻高尚的品格。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赵构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开篇“周衰伪隆,政在群公”表现了对古周时期礼乐制度和公正政治的怀念。这里,“衰”指的是古代祭祀天地及祖先时所用的布带,也象征着文明与礼仪;“伪隆”则是对盛世的描述,意味着安定繁荣;“政在群公”强调了权力和治理应该由多位贤能之士共同掌握。

接着,“廉耻道微,家臣聿崇”描绘了一种清廉自守、不肯屈服于私欲的高尚品格。这里,“廉耻”指的是清廉和羞耻心;“道微”则意味着这种品德虽然不为世人所重视,但却是美好的;“家臣聿崇”表达了对忠诚于国家、守礼之臣的赞扬。

中间,“不为屈节,撝默自容”说明了诗人对于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的态度。这里,“不为屈节”强调了不会为了世俗的标准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撝默自容”则表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心境。

最后,“子于是时,凛然清风”通过对当下时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环境的审视和期待。这里,“子于是时”指的是在这个时代;“凛然清风”则象征着清新脱俗、令人心旷神怡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政治理想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于当下政治状态的不满,以及对于理想政治美好的向往。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个人品德和气节的重视。

收录诗词(130)

赵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十八)

轼彼穷阎,达士所宾。邦无道谷,进退孰伦。

敝衣非病,无财乃贫。赐虽不怿,清节照人。

形式: 四言诗 押[真]韵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五十二)

黄伯著祀,公孙是云。弥缝中道,协辅斯文。

藏修方异,渐渍其勤。史词不忘,播为清芬。

形式: 四言诗 押[文]韵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十三)

养才以道,圣人兼济。始谓不仁,问鲍良喜。

寓志农圃,似睽仁义。学稼之辞,岂姑舍是。

形式: 四言诗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四十九)

惟彼子之,锡伯期思。与贤并进,得圣而师。

彬彬雅道,翼翼令仪。上目至言,庙食不隳。

形式: 四言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