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氏话归州昭君庙

献之闲坐说归州,曾到昭君庙里游。

自古行人多怨恨,至今乡土尽风流。

泉如珠泪侵阶滴,花似红妆满岸愁。

河畔犹残翠眉样,有时新月傍帘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王献之悠闲地坐着谈论归州的经历,他曾游览过昭君庙。
自古以来,旅人多有哀怨之情,直到如今,那里的乡土风情依然引人遐思。
泉水像珍珠泪水润湿台阶,花朵仿佛红颜女子的哀愁遍布岸边。
河边还残留着如黛的翠色,有时新月挂在帘钩旁,增添了几分凄美。

注释

献之:王献之,东晋书法家。
闲坐:悠闲地坐着。
归州:古代地名,今湖北秭归。
昭君庙:纪念王昭君的庙宇。
行人:旅人,远行之人。
怨恨:哀怨、不满。
风流:指美好的风情,也带有一丝历史沉淀的韵味。
泉如珠泪:比喻泉水晶莹如泪滴。
侵阶滴:润湿台阶。
花似红妆:花朵如女子的红妆。
满岸愁:充满哀愁之意。
翠眉样:形容绿色植物如女子的黛眉。
新月:初升或新近出现的月亮。
帘钩:挂帘子的钩子,这里代指窗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闲坐时听闻他人谈论归州和昭君庙的经历,通过对过往事迹的回忆,展现了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情感。"自古行人多怨恨"一句,透露出昭君庙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也承载着无数离别和哀伤的故事。

"至今乡土尽风流"则表明时间的流逝并未消弭这些故事的韵味,反而使之成为地方文化的一部分。接下来的两句"泉如珠泪侵阶滴,花似红妆满岸愁"通过泉水和鲜花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事物无法复返的哀愁。

"河畔犹残翠眉样"可能是指昭君庙附近的自然景观依旧保持着往日的风貌,而"有时新月傍帘钩"则描绘了一幅静谧夜晚,新月升起,光线穿过窗棂的情景。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历史遗迹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于流逝岁月和离合悲欢的深切感慨。

收录诗词(36)

李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承古,官至御史中丞。善为文,尤工于诗。常与杜牧、许浑、李商隐、温庭筠等交游,与许浑齐名,时号 “ 浑诗远赋”

  • 字:求古
  • 籍贯:夔州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
  • 生卒年:831

相关古诗词

听话丛台

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

云遮襄国天边去,树绕漳河地里来。

弦管变成山鸟哢,绮罗留作野花开。

金舆玉辇无行迹,风雨惟知长绿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吴越怀古

吴越千年奈怨何,两宫清吹作樵歌。

姑苏一败云无色,范蠡长游水自波。

霞拂故城疑转旆,月依荒树想嚬蛾。

行人欲问西施馆,江鸟寒飞碧草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邻人自金仙观移竹

移居新竹已堪看,斸破莓苔得几竿。

圆节不教伤粉箨,低枝犹拟拂霜坛。

墙头枝动如烟绿,枕上风来送夜寒。

第一莫教渔父见,且从萧飒满朱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闲居

尘事久相弃,沈浮皆不知。

牛羊归古巷,燕雀绕疏篱。

买药经年晒,留僧尽日棋。

唯忧钓鱼伴,秋水隔波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