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兰.和黍芗词韵

茫茫烟水。江上芙蓉偏易萎。月暗灯昏。

叶落西风响到门。无端惹恨。塞雁惊秋传远讯。

镜影明明。愁锁双蛾画不成。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鉴赏

这首《减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与主人公内心的愁绪。开篇“茫茫烟水。江上芙蓉偏易萎。”以烟波浩渺的江面与易凋零的荷花起兴,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月暗灯昏。叶落西风响到门。”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凄清,落叶在西风中飘零,仿佛是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生命的衰败。这句中的“响到门”更是将自然界的声响与人的情感联系起来,增加了诗歌的感染力。

“无端惹恨。塞雁惊秋传远讯。”塞外的大雁在秋天南飞,带来了远方的消息,同时也引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远方亲人的牵挂。这里的“无端惹恨”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生的愁绪,以及对远方消息的复杂情感。

“镜影明明。愁锁双蛾画不成。”最后一句通过镜子映照出的明丽景象与内心愁绪形成对比,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法言表的忧愁。镜中的“双蛾”(眉毛)无法画出其愁绪,形象地表现了愁情之深,难以用言语或外物描绘。

整体而言,这首《减兰》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秋季节的哀愁与诗人心中的孤独,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意境的佳作。

收录诗词(2)

曲茝纕(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

浣月亭高,映江楼古。湖山蕴籍供裁句。

欲寻陈迹认南朝,新词吟到西泠路。

香润兰丛,影留桐絮。联吟更有神仙侣。

玉窗想得静拈毫,浓青不捲疏帘雨。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采桑子.春归

啼鹃唤了春归去,风也凄凄。雨也凄凄。

一任残花落又飞。韶华在眼轻消遣,莺也依依。

燕也依依。几度留春春竟归。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南歌子.暮春

青帝留难住,金铃护不胜。落花飞絮怨飘零。

试听燕莺都作断肠声。风雨年年恨,闲愁日日萦。

绿章无路乞通明。辜负养花天气惜花情。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浣溪沙.绿蝴蝶

省识园蔬叶二分。仙踪幻出碧罗裙。

小青莫不是前身。

扑向花丛浑似叶,倦栖芳草梦无痕。

绿天深处认难明。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