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游支硎天平诸山

麦陇风微燕子斜,雨晴云日丽江沙。

遥寻支遁烟中寺,初见天平道上花。

过眼溪山劳应接,方春草树发光华。

夕阳半岭归舆急,惭愧城中自有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游历支硎天平诸山的景象,文徵明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感悟。

首联“麦陇风微燕子斜,雨晴云日丽江沙”,开篇即以轻柔的春风、斜飞的燕子、雨后的晴空、日光下的云彩和江边的沙地,构成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和谐。

颔联“遥寻支遁烟中寺,初见天平道上花”,诗人远眺烟雾缭绕中的寺庙,近观天平山道旁绽放的花朵,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发现的喜悦,同时也隐含着对佛教精神的追寻与感悟。

颈联“过眼溪山劳应接,方春草树发光华”,诗人感叹于眼前溪流、山峦的美景令人应接不暇,春天的草木在阳光下焕发着生机与光彩,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生命活力的感慨。

尾联“夕阳半岭归舆急,惭愧城中自有家”,夕阳西下,诗人急于返回,心中却充满了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与对城市生活的反思,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与家庭的双重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也有对家庭温暖的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体现了文徵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煎茶诗赠履约

嫩汤自候鱼生眼,新茗还誇翠展旂。

谷雨江南佳节近,惠泉山下小船归。

山人纱帽笼头处,禅榻风花绕鬓飞。

酒客不通尘梦醒,卧看春日下松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陪蒲涧诸公游石湖

横塘西下水如油,拂岸垂杨翠欲流。

落日谁歌桃叶渡,凉风徐渡藕花洲。

萧然白雨醒烦暑,无赖青山破晚愁。

满目烟波情不极,游人还上木兰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七月六日喜雨

一雨萧然万瓦鸣,好风如水坐来生。

江声入夜惊围屋,秋色明朝定满城。

郊外共知农事足,里中争说长官清。

野人何以酬佳兴,自汲新泉破茗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邵二泉司徒以惠山泉饷白岩先生适吴宗伯宁庵寄阳羡茶亦至白岩烹以饮客命余赋诗

谏议印封阳羡茗,卫公驿送惠山泉。

百年佳话人兼胜,一笑风檐手自煎。

閒兴未誇禅榻畔,月明还到酒樽前。

品尝只合王公贵,惭愧清风被玉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