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谪居为别倍伤情,何事从戎独远行。
千里按图收故地,三军罢战及春耕。
江天渺渺鸿初去,漳水悠悠草欲生。
莫学仲连逃海上,田单空愧取聊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名为《送卢侍御赴河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离别之情和对远方战事的担忧。
"谪居为别倍伤情,何事从戎独远行。"
开篇两句表达了对朋友即将远去的不舍和对其所承担战争任务的关切。"谪居"指的是因为罪过而被流放的人,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离别之痛。"何事从戎独远行"则是问为什么要独自前往战场,表达了对朋友安全的担忧。
"千里按图收故地,三军罢战及春耕。"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一种战争结束、恢复和平的景象。"千里按图收故地"暗示着通过筹划和策略重新获得失地,而"三军罢战及春耕"则预示着战争的终结和人民能够安心耕作,迎接新的生机。
"江天渺渺鸿初去,漳水悠悠草欲生。"
这两句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色。"江天渺渺"形容江天之间广阔无垠,而"鸿初去"则是指大雁初次南飞。"漳水悠悠"表达了河流平缓而长远,"草欲生"则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
"莫学仲连逃海上,田单空愧取聊城。"
最后两句诗引用了历史上的两个人物。"莫学仲连逃海上"是指汉代的仲连,因罪被罚往海上,他在途中写下《答客》表达忠诚之心。这句话是在劝告朋友不要像仲连那样逃避现实。"田单空愧取聊城"则是指西汉时期的田单,因为没能守住聊城而感到羞愧。这句话是在强调要有所担当和勇于面对挑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以及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也包含了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增添了一层深意。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露冕新承明主恩,山城别是武陵源。
花间五马时行县,山外千峰常在门。
晴江洲渚带春草,古寺杉松深暮猿。
知到应真飞锡处,因君一想已忘言。
趋府弟联兄,看君此去荣。
春随千里道,河带万家城。
绣服棠花映,青袍草色迎。
梁园修竹在,持赠结交情。
陵阳不可见,独往复如何。
旧邑云山里,扁舟来去过。
鸟声春谷静,草色太湖多。
傥宿荆溪夜,相思渔者歌。
扬帆向何处,插羽逐征东。
夷落人烟迥,王程鸟路通。
江流回涧底,山色聚闽中。
君去凋残后,应怜百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