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茜旗影里椹袍身,迎入蒲津免问津。
策蹇去时为举子,乘骢归日是功臣。
岂同化鹤千馀岁,才过登龙十数春。
开宴仍闻倾锡赐,酣歌喜杀故乡人。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以茜色旗帜与椹色官袍映衬下的人物形象,展现出薛端公归乡的庄重与荣耀。"茜旗影里椹袍身"一句,通过色彩对比,暗示了主人公身份的尊贵。"迎入蒲津免问津"则写出迎接的热烈与直接,无需询问,显示出家乡人的熟知与敬意。
接下来的两句,"策蹇去时为举子,乘骢归日是功臣",回忆了薛端公昔日离家求学,后来功成名就的情景,表达了对他仕途成就的赞美。"岂同化鹤千馀岁,才过登龙十数春",运用典故,将他的归乡比作仙鹤归巢,强调他并未久留官场,而是适时回归,时间虽短,却已功成名就。
最后两句"开宴仍闻倾锡赐,酣歌喜杀故乡人",描述了归乡后的庆祝场面,不仅有盛宴相待,还有朝廷的恩赐,诗人以"喜杀"二字,表达了故乡人对薛端公荣归的极度欢喜和自豪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薛端公的归乡之旅,既有对个人功业的赞扬,也有对故乡深情的流露,展现了宋人对士大夫归隐文化的认同和赞赏。
不详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微物满池塘,吟看向夕阳。
草虫腰尽细,水鸟嘴多长。
科斗渔翁字,芙蓉野客裳。
诗成堪写处,莲叶碧笺香。
战死掩无坟,生降耻负君。
古今魂易吊,贵贱骨难分。
狐兔迷莎径,乌鸢噪陇云。
谁家有征妇,曾此待回军。
共泛楼船去,临流羡送君。
烟中旗不见,风里乐犹闻。
李郭情堪并,荀陈事岂分。
归来溪路上,特地怆离群。
寻常念朋友,况复是宗人。
久别弹琴少,相思掷卦频。
旅游湘水远,家寄华山贫。
早晚重来此,园林又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