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广西提刑潘比部

白麻新拜大丞相,黄纸首除南省郎。

欲使平刑安远俗,莫辞乘传历炎荒。

桂林地险通椎髻,阳朔峰奇削剑铓。

自有王门旧勋业,且须稀作上书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为送别潘比部前往广西提刑任所而作,表达了对潘比部新任重任的期许和祝愿。首联“白麻新拜大丞相,黄纸首除南省郎”描绘了潘比部晋升为丞相的荣耀场景,以“白麻”和“黄纸”象征官职任命的正式文书,显示出其地位的提升。

颔联“欲使平刑安远俗,莫辞乘传历炎荒”寄寓了对潘比部公正执法、安抚边远地区的期望,希望他不畏艰难,深入基层解决百姓疾苦。这里的“乘传”指乘坐驿站的马车,“炎荒”则形容广西偏远地区气候炎热。

颈联“桂林地险通椎髻,阳朔峰奇削剑铓”通过桂林的险峻地形和阳朔山峰的峭拔形象,展现了广西的地理风貌,暗示潘比部将面临严峻的考验,但也期待他能像剑锋一样锐利,解决问题。

尾联“自有王门旧勋业,且须稀作上书囊”表达了对潘比部既有功绩的信任,同时也提醒他不必过于忧虑文书事务,应更多地关注实际政务,体现了对他的鼓励和期许。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激励与祝福的送别诗,梅尧臣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潘比部的新任前景,寄寓了深厚的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才上人还雪窦寄达观禅师

春雪满蓑笠,海边先燕归。

千林新改叶,百衲旧来衣。

溪水从何至,山云自解飞。

报言岩下客,斋钵笋应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马少卿知襄州

荆州太守随车雨,昨夜云从岘首生。

候吏莫辞弓箙重,春泥初著马蹄轻。

朝穿锦石江滩润,暮入烟堤竹屋鸣。

却叹当年杜元凯,沉碑空爱异时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马仲途司谏使北

每逆龙鳞司谏诤,又持旄节使阴山。

貂裘不见风霜劲,雁碛遥知道路艰。

冰脍芥齑非楚味,玉苕兰茁说燕颜。

单于不敢轻中国,名马新调为送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马廷评之馀姚

越乡知胜楚,君去莫辞遥。

晓日鱼虾市,新霜橘柚桥。

河流通海道,山井应江潮。

近邑逢鸥鸟,先应避画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