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八日夜雨偶成

今年洗车雨,应作洗尘看。

岂是分襟泪,犹怜隔岁欢。

星光掩黯惨,汉影助迷漫。

不寐怀儿女,幽堂一夜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七月八日夜雨偶成》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暴雨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复杂情感。

首句“今年洗车雨,应作洗尘看”,以“洗车雨”比喻雨水的清洁与洗涤作用,暗示着诗人对这场雨的期待与欣赏,仿佛它能洗净世间尘埃,带来清新之感。接着,“岂是分襟泪,犹怜隔岁欢”两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雨与人的情感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即使分别在即,心中仍存留着对往昔美好回忆的眷恋。

“星光掩黯惨,汉影助迷漫”描绘了暴雨中星空被遮蔽,银河也显得模糊不清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压抑、迷茫的氛围,与前文的清新对比鲜明,增强了情感的张力。最后,“不寐怀儿女,幽堂一夜寒”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思,夜晚无法入眠,心中满是对家人的思念,而身处的幽暗小屋更添了一丝寒意,将个人情感推向高潮。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往快乐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家人的深深思念。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体现了黄景仁诗歌的独特魅力。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初九夜

拉杂雨声收,迢遥入夜愁。

送凉孤月皎,得气早虫秋。

簟冷无人院,筝残何处楼。

红墙高尺五,盼断玉绳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乌栖曲

老乌守巢啼,日暮雏不归。

羽翼各自有,知他何处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思旧篇并序

五年浪迹辞吴山,山中猿鹤笑我顽。

追陪尽属嵇阮侣,别来霜雪凋朱颜。

别后飘零断书问,怪事惊传半疑信。

劳殂蒋夭须臾间,一作陈尸一行殡。

蒋生年纪二十馀,兀兀抱经常守株。

要离冢畔一杯土,谁信此才堪著书。

劳年四十遇尤舛,水部一官名甫显。

残膏一烁烂旋收,始叹文人得天浅。

兰蕙两两遭风吹,身后凄凉更可悲。

一生伯道伤无嗣,四壁相如尚有妻。

青山剩稿半零落,土花剥蚀无人知。

嗟我犹惭只鸡奠,脉脉泪痕空被面。

虚星耿耿夜台长,魂魄何曾梦中见。

反思置酒吴山头,淋漓醉墨挥满楼。

我时抱病将远游,公等苦为狂奴忧。

谁知挥手数年事,而皆反真吾尚留。

我留茕只更行役,游地追思徒历历。

何日同张竹下琴,不堪更听邻家笛。

达观我昔思庄蒙,曾言死胜南面荣。

又闻栗里感柏下,为欢急急深杯倾。

昔人持论若矛盾,乃今始得观其平。

以生哭死死可惜,无此一哭死亦得。

后先相送本斯须,相看那得忘忧戚。

顾影临风自叹吁,故人风叶共萧疏。

若知鬼伯催人急,好觅生存旧酒墟。

形式: 古风

十四夜歌宴

歌场坐德舞筵成,小部霓裳按奏清。

半黍欲飘风更约,三更初转月无声。

青春张绪临风态,白发何戡被酒情。

识曲群公敢多让,不妨明日有狂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