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寓

顾影真成踏雪鸿,萧然指爪任西东。

繇来此世皆羁旅,岂独今朝是寓公。

细雨角巾思有道,薄田秫米愧无功。

相过幸勿谈时事,两耳曾经一喝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村寓》由清代诗人黄毓祺所作,描绘了一位身处乡村寓所的游子形象,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孤独、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情感的深刻思考。

首句“顾影真成踏雪鸿”,以“踏雪鸿”为喻,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乡村寓所中的孤独身影,如同大雪中飞翔的鸿雁,既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也暗示了他追求自由的精神状态。接下来的“萧然指爪任西东”,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自由与独立,他的手指和爪子仿佛可以自由地在东西南北间任意穿梭,象征着不受拘束的生活态度。

“繇来此世皆羁旅,岂独今朝是寓公。”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漂泊的旅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难以逃脱这种命运。这种普遍性的感慨,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深沉的人生哲理。

“细雨角巾思有道,薄田秫米愧无功。”诗人借细雨中戴角巾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某种道德或理想的追求,但又因生活条件的限制(薄田秫米)而感到自责和遗憾。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最后,“相过幸勿谈时事,两耳曾经一喝聋。”诗人希望来访的朋友不要谈及时事,因为自己的耳朵曾经被外界的喧嚣所伤害,意在表达对社会现实的逃避,同时也流露出对内心平静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村寓》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社会背景下的个人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167)

黄毓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得西径山幢兄书

江头一别怆经年,昨夜霜空有信传。

粗行数人非领众,开荒五亩亦栽田。

残钟破寺西双径,老树孤村下集贤。

临济儿孙天莫测,却将疏懒当风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村寓用晞见韵

无情草色为谁萋,沦落归来一短藜。

春水自流茅舍外,夕阳犹在石桥西。

早衰有质同蒲柳,旧学无心付枣梨。

寄语儿曹休似我,五更风雨听鸡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有感

望中樱笋自争萋,数口依然不糁藜。

逐妇有鸠鸣屋北,将雏无燕语窗西。

春分远岸烟如柳,寒食荒郊雪似梨。

庸丐一壶皆上冢,伤哉废疾学儿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喜儿辈次韵诗成

老我坚于泽腹冰,汝曹有骨亦崚嶒。

为羞城市身长客,未著袈裟发是僧。

兔产虎儿遭世怪,虾生鲤子得人憎。

夜来忽地掀髯笑,强韵行看寄一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