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常山尾,高城下吾前。
按辔览形势,依依见全燕。
易水开前襟,飞狐连右肩。
遥想豪杰场,抚己增慨然。
薪人过我傍,一笑如相怜。
指城前问余,考古今几年。
沈思未及答,行歌入苍烟。
不详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苍星彗明河,三月丽朱方。
两月忽散落,一月留中央。
下有五星连,西近东少张。
仰面东北隅,流星坠綵芒。
谁令月有瘿,飘摇及吾窗。
须臾日东生,有星环四旁。
一星当日中,伫视摇晶光。
自北忽西旋,老阳已榆桑。
西北云一丝,翠晕扬清芳。
嫩云生碧藓,得句声琅琅。
俄见云有鱼,其大丈许长。
火绳纷绕之,昂然欲飞扬。
呼友与共观,此境已茫茫。
灵枢梦为病,周官梦为祥。
寤言札诸闼,庸俟知者详。
径远涧随曲,崖深山渐少。
居然翠一城,四壁立如扫。
天设限仙凡,云生失昏晓。
平生万事懒,登临即轻矫。
山灵知信息,风烟久倾倒。
顾瞻困能仰,汎应习称好。
端居得萧寂,远眺碍孤峭。
乃知方寸间,别有万物表。
未须凌绝顶,胸次青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