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邢道州赵邵州归湖南

相逢不得款,奈此别离何。

长涂已新秋,从此风雨多。

欣然出残暑,如鸟离网罗。

我独此淹留,衰病日婆娑。

跂足望二子,洞庭秋始波。

道州通家旧,口辩如悬河。

邵州我表弟,玉也保不磨。

无由得相就,相近日经过。

黄尘翻马足,未暇眄庭柯。

何时寄书来,与我消睡魔。

天凉不饮酒,为子一高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的《送邢道州赵邵州归湖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首句“相逢不得款,奈此别离何”,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相聚不易,却不得不面对离别的现实,流露出深深的遗憾和无奈。接着,“长涂已新秋,从此风雨多”描绘了友人即将踏上旅途的情景,预示着未来的路途将充满艰难和挑战。

“欣然出残暑,如鸟离网罗”一句,以鸟儿从束缚中解脱出来比喻友人即将离开的喜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为友人的自由而高兴,又为自己的孤独而感伤。

“我独此淹留,衰病日婆娑”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因友人离去而感到的孤独和身体的衰弱,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疲惫。

“跂足望二子,洞庭秋始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想象着友人在远方的旅途上,洞庭湖的秋水开始泛起波澜,象征着友人的心绪和旅途的波折。

“道州通家旧,口辩如悬河”赞美了友人的口才和智慧,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共同的经历。

“邵州我表弟,玉也保不磨”则提到了另一个友人,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和持久,如同美玉一般不会被磨损。

最后,“无由得相就,相近日经过”表达了诗人希望有机会再次与友人相聚的愿望,但现实的阻隔使得这一愿望难以实现。

“黄尘翻马足,未暇眄庭柯”描述了友人远行的情景,马蹄声声,黄尘飞扬,诗人却无暇顾及庭院中的树木,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何时寄书来,与我消睡魔”表达了诗人期待友人能通过书信传递消息,以缓解自己内心的孤独和疲惫。

“天凉不饮酒,为子一高歌”则是诗人以酒代歌,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和思念,即使在天凉之时也不愿饮酒,而是选择高歌一曲,以此寄托对友人的深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友人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送方丰之秀才归福唐

我居江东,惟信之州。子来自南,而与我游。

问其所友,一时之秀。其兄韫德,亦既有就。

子学既立,子志甚远。何以终之,止在不倦。

贫贱勿厌,自然无闷。富贵勿羡,害德之本。

彼古之人,能圣与仁。我胡不能,叹其绝尘。

今子归矣,岁亦有秋。何以告子,惟圣之求。

水流有源,木生有根。惟源与根,入德之门。

求圣根源,惟正之守。正之不守,弃师背友。

丝毫之伪,勿萌于心。无有内外,亦无浅深。

由此则圣,舍此则病。是以君子,所守先正。

于以赠别,亦以自警。为别后思,且以三省。

形式: 四言诗

向敦武挽词

耐官丞相后,世固不无人。

位下能安命,身闲不厌贫。

还能死异域,便足继前尘。

此日何山路,空悲草木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向佥判母挽词

懒作尘寰住,虚随云雨山。

人皆钦懿范,天不予长年。

室静如归隐,心安胜学禅。

传家有令子,尚得慰重泉。

形式: 五言律诗

赠眼医张子骥郎中

人生所有疾,万种皆眼病。

由眼不得明,故视有不正。

指白以为黑,远迩皆未定。

如何少医膜,遂失本来性。

今君有妙手,与世脱机阱。

病虽有多端,但以一理胜。

不须望奇功,药病自相应。

吾观世间物,唯眼为至净。

不容著纤毫,况复计少剩。

自古大医王,其治有捷径。

不能添汝明,但要除此症。

镜有尘则昏,尘本不在镜。

尘去镜自明,岂必与物竞。

皎洁玉壶冰,澄澈秋月莹。

坦然望长途,欲往不待倩。

其说甚易知,在汝听不听。

请君明其然,说法我已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