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岁正月十二日,天门冬酒熟,予自漉之,且漉且尝,遂以大醉,二首(其一)

自拨床头一瓮云,幽人先已醉浓芬。

天门冬熟新年喜,曲米春香并舍闻。

菜圃渐疏花漠漠,竹扉斜掩雨纷纷。

拥裘睡觉知何处,吹面东风散缬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独自在床头打开一坛美酒,隐士已然沉醉于浓郁的香气。
新年之际,天门冬丰收,曲米春的香气从邻舍飘来让人欢喜。
菜园里的花朵渐渐稀疏,只有零星的花儿开放,竹门半掩,细雨纷飞。
穿着皮衣入睡,不知身在何处,只有和煦的东风拂过,带走脸上的皱纹。

注释

自:独自。
拨:打开。
床头:床边。
一瓮云:一坛美酒。
幽人:隐士。
醉浓芬:沉醉于浓郁的香气。
天门冬熟:天门冬丰收。
新年:新年之际。
曲米春香:曲米春的香气。
并舍闻:从邻舍飘来。
菜圃渐疏:菜园里的花朵渐渐稀疏。
花漠漠:零星的花儿开放。
竹扉:竹门。
斜掩:半掩。
雨纷纷:细雨纷飞。
拥裘:穿着皮衣。
睡觉知何处:不知身在何处。
东风:和煦的东风。
散缬纹:带走脸上的皱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开篇“自拨床头一瓮云”即刻画出诗人从床头轻轻倾倒出一瓮酒的动作,"幽人先已醉浓芬"则透露出诗人的朋友或同伴已经在这醇香四溢中沉醉。这里“幽人”指的是与诗人志趣相投的人,“醉浓芬”不仅形容酒的香气,也映射出他们之间的情谊。

"天门冬熟新年喜,曲米春香并舍闻"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季节更迭的感慨。诗人在新的一年里品尝着成熟的冬酒,同时享受着春天米香的美好,这里的“并舍闻”意味着这些美好的生活细节都是值得珍惜和回味的。

"菜圃渐疏花漠漠,竹扉斜掩雨纷纷"则描绘出一个随季节变化而逐渐显现的园景。这里的“菜圃”指的是种植蔬菜的地方,“渐疏”说明随着时间推移,花朵开始稀疏开放;“竹扉斜掩雨纷纷”则是说竹制的门窗在细雨中微微倾斜。

"拥裘睡觉知何处,吹面东风散缬纹"表现了诗人沉醉后的一种放松和自然的状态。这里“拥裘”意味着裹紧衣物,“睡觉知何处”则表达出一种迷离不知身在何处的醉态;“吹面东风散缬纹”则形容诗人脸上被春风轻拂,感觉到缠绵悱恻的情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在酒香中享受宁静时光的心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庚辰岁正月十二日,天门冬酒熟,予自漉之,且漉且尝,遂以大醉,二首(其二)

载酒无人过子云,年来家酝有奇芬。

醉乡杳杳谁同梦,睡息齁齁得自闻。

口业向诗犹小小,眼花因酒尚纷纷。

点灯更试淮南语,泛溢东风有縠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追和戊寅岁上元

春鸿社燕巧相违,白鹤峰头白板扉。

石建方欣洗牏厕,姜庞不解叹蟏蝛。

一龛京口嗟春梦,万炬钱塘忆夜归。

合浦卖珠无复有,当年笑我泣牛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五色雀,并引

粲粲五色羽,炎方凤之徒。

青黄缟玄服,翼卫两绂朱。

仁心知闵农,常告雨霁符。

我穷惟四壁,破屋无瞻乌。

惠然此粲者,来集竹与梧。

锵鸣如玉佩,意欲相嬉娱。

寂寞两黎生,食菜真臞儒。

小圃散春物,野桃陈雪肤。

举杯得一笑,见此红鸾雏。

高情如飞仙,未易握粟呼。

胡为去复来,眷眷岂属吾。

回翔天壤间,何必怀此都。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其一)

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石传神。

山僧自觉菩提长,心境都将付卧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