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其五)

妙手都无斧凿瘢。饱参佳处却成颦。

恰如春入浣花村。

笔墨今宵光有艳,管弦从此悄无言。

主人席次两眉轩。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词以"妙手"开篇,赞美了作者或他人技艺高超,作品浑然天成,没有任何刻意雕琢的痕迹,如同自然之美。接着,通过"饱参佳处却成颦",暗示了在欣赏过众多美景后,内心深处的感受反而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或思索,仿佛春天的美景并不能完全驱散内心的某种忧虑。

"恰如春入浣花村"一句,将这种情感与春天和乡村的宁静景色相结合,浣花村可能象征着田园诗意的生活,但词人的心境并未完全沉浸其中,而是保持着一份清醒和微妙的矛盾。

下片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氛围,"笔墨今宵光有艳",赞美了今晚的创作或艺术表演虽然光彩夺目,但"管弦从此悄无言",意味着尽管乐声动人,却因词人心事重重而显得静寂无声。最后,"主人席次两眉轩"则通过主人的表情,传达出一种复杂的感情,可能是对眼前景象的赞赏,也可能是对词人内心世界的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既有艺术美感又蕴含深沉情感的画面,体现了辛弃疾词作中常见的豪放与婉约并存的特点。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其四)别杜叔高

这里裁诗话别离。那边应是望归期。

人言心急马行迟。

去雁无凭传锦字,春泥抵死污人衣。

海棠过了有荼蘼。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三)

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

殷勤谢却甑中尘。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

梨花也作白头新。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浪淘沙令(其一)送子似

金玉旧情怀。风月追陪。扁舟千里兴佳哉。

不似子猷行半路,却棹船回。来岁菊花开。

记我清杯。西风雁过瑱山台。

把似倩他书不到,好与同来。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浪淘沙令.山寺夜半闻钟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