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檎近.题林铁尊半樱词续稿

谁道春花幻,定如秋士何。

体物月如镜,感时井能波。

市喧林扉自寂,独坐抱膝高歌。仰视乌兔投梭。

残景驻庭柯。粉蠹相料理,病鹤与婆娑。

家山惝恍,云阴三两青螺。

候渔归西塞,相从酬答,劝君酌彼金叵罗。

形式: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四季更迭之下的自然景象与个人心境,充满了哲思与情感的交织。

首句“谁道春花幻”,诗人以疑问的口吻提出对春花短暂而美丽的感慨,引出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接着“定如秋士何”则将这种思考延伸至秋天,暗示四季轮回中的不变与变化,以及人面对岁月流转的无奈与感慨。

“体物月如镜,感时井能波”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月亮比作镜子,反映出万物的形态;而井水则因季节变化而波动,象征着自然界与人心随时间而动的情状。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观察与感悟。

“市喧林扉自寂,独坐抱膝高歌”描绘了一幅静谧与喧嚣对比的画面,诗人独自在宁静的环境中高歌,表达了在纷扰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接下来“仰视乌兔投梭。残景驻庭柯”则通过乌兔(即日月)的比喻,展现了时间的流逝,而“残景驻庭柯”则是在这流逝中寻找片刻的停留,寓意着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粉蠹相料理,病鹤与婆娑”描绘了自然界的另一番景象,粉蠹忙碌于料理,病鹤在风中摇曳,虽有生命的活动,但都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力感。最后“家山惝恍,云阴三两青螺”则将思绪拉回遥远的家乡,云雾缭绕中隐约可见的山峰,既是对家乡的思念,也是对过去时光的追忆。

“候渔归西塞,相从酬答,劝君酌彼金叵罗”则是对未来的期许与对友情的珍视,诗人期待与友人相聚,共享美酒,表达出在困境中仍保持乐观与希望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时间、友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位诗人对生活、宇宙、自我等多重层面的感悟与探索。

收录诗词(133)

金兆蕃(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补题六十二岁小影

十年魂梦柴荆,无端悽断家山破。

东陵剪蔓,南山扫秽,得归聊可。

此祸何来,风车雷斧,颓云狂堕。

叹焦原如洗,寒枝莫拣,青衫被,缁尘涴。

画里林阴独坐。絷乌飞、隙驹轻过。

枯筇憖负,黄杨庭角,绿槐门左。

乡树回看,茫茫云物,重重烽火。

问何当料理,青蓑绿笠,更沧江卧。

形式:

水调歌头.己卯上巳与同里诸君客上海者共饮酒家

令节复何有,尽醉不须推。

海上流人四集,客自故乡来。

休问年时花信,却映战场草色,烂漫逐春开。

咫尺还乡水,昔昔一帆回。展情话,悯离乱,托深杯。

此地故无烟雨,空忆旧楼台。

千古永和癸丑,当日神州何状,沈陆有余哀。

谁喻右军指,今古重徘徊。

形式: 押[灰]韵

花犯.庭中莳红蔷薇一丛,百朵烂漫,春余因忆先太夫人所居室后院此花最盛,游子不归,往往独赏自被兵后,老屋仅存,今又值花时矣

尽缠绵,柔条嫩蕊,东风为伊住。夜来酥雨。

化万点殷红,风定犹舞。更谁听取残鹃语。

楼头人竞妩。我但恐、雪疏衰鬓,斜簪花未许。

年年白云念吾亲,芳丛只梦绕,徂归频误。

晨幌启,褰衣立、片霞明处。

天涯望、几回共对,春逝矣、平芜怀旧圃。

空剩有、斜阳余绮,残英惊倦旅。

形式:

卜算子.咏荷敩白石梅花八咏(其一)

岁岁未清明,阿母频传语。

剪发调泥藕节封,方法休教误。

日曝待全皴,雨过当深护。

一蕊新抽半叶遮,唤弟同看取。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