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云一坞住山翁,菘韭成畦带雪松。
飞食肉奚关我事,乳蒸豚亦为谁供。
衡茅高枕人间世,蓑笠归锄雨外峰。
曾读坡公菜羹赋,断无尘土到奇胸。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老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开头两句“山云一坞住山翁,菘韭成畦带雪松”生动地勾勒出一个宁静的山中小院景象,其中“山云一坞”形容山中的云雾缥绵连绵,“菘韭成畦”则是说菜园里种植着菠菜和韭菜,带雪松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冬日的清冷与静谧。
接下来的“飞食肉奚关我事,乳蒸豚亦为谁供”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超然态度。这里的“飞食”指的是不用劳作就能得到美食,“肉奚”则是古代的一种食物,可能是干肉或熏肉。这两句通过隐喻的手法,表明诗中山翁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不为世间繁杂纷争所动。
“衡茅高枕人间世,蓑笠归锄雨外峰”则描写了山翁的日常生活,他用草编织成枕头,在雨后回到山中的田地耕作。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中人物的自足生活,还通过“衡茅高枕”和“蓑笠归锄”这两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最后,“曾读坡公菜羹赋,断无尘土到奇胸”表明诗人对古代诗人(如白居易)作品中的生活理念有所认同。这里的“坡公”指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菜羹赋”则是他的一首著名诗作,赞美了清贫自守的生活。这两句通过对古代诗人的引用,强化了诗中山翁超然世俗、追求心灵纯净的主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自然的生活态度。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只尔三间屋,吾贫未易云。
与山先定谥,有客屡移文。
竹喜今年活,梅从隔坞闻。
犹嫌灌园力,多为读书分。
顿觉溪流滑,番湖草欲春。
船轻携砚易,家近寄书频。
山雨同离别,寒窗自宠珍。
但于灯火夜,报子倚门亲。
不以登朝急,归欤有母慈。
新炊甘野荠,秋思老江蓠。
薄宦惟琴在,孤征与月随。
几时湖上去,吾欲报鸥知。
喜有吟诗癖,吾侪得往还。
客惟依竹语,官只似僧閒。
夜雨灯谁共,秋厓藁未删。
柴门黄叶下,别后正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