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尉归觐(其一)

喜有吟诗癖,吾侪得往还。

客惟依竹语,官只似僧閒。

夜雨灯谁共,秋厓藁未删。

柴门黄叶下,别后正须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我欣喜于有吟诗的爱好,我们能互相往来交流。
客人只有竹林间的低语相伴,官员的生活就像僧人一样清闲。
夜晚的雨中,与谁共赏灯火?秋天的书稿还未删改。
柴门前黄叶飘落,分别之后,门窗紧闭最为合适。

注释

喜:欢喜,喜爱。
吟诗癖:喜欢吟诗的嗜好。
吾侪:我们这些人。
得:能够。
往还:来往,交往。
客:客人。
惟:只有。
依:依靠,伴随。
竹语:竹林间的风声或鸟鸣。
官:官员。
似:像。
僧閒:僧人的清闲生活。
夜雨:夜晚的雨。
灯:灯火。
谁共:和谁一起。
秋厓藁:秋天的书稿。
未删:还未删改。
柴门:简陋的木门。
黄叶:落叶。
下:落下。
别后:分别之后。
正须:正好需要。
关:关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名为《送王尉归觐(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

"喜有吟诗癖,吾侪得往还。客惟依竹语,官只似僧閒。"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共同爱好——吟诵诗歌,以及他们之间的情谊如同往来穿梭的旅人。"客惟依竹语"可能指的是朋友之间通过书信或诗歌交流思想,而"官只似僧閒"则形象地比喻了官职如同出家为僧般平淡无奇。

"夜雨灯谁共,秋厓藁未删。"

这里描绘了一幅夜晚的景象,诗人在细雨中独自点灯,似乎是在询问与谁一起赏析诗文。"秋厓藁未删"则表明诗稿尚未完成,秋天的草稿还堆积如山。

"柴门黄叶下,别后正须关。"

最后两句描写了一个秋日离别的情景,柴门外落叶成金,朋友分别之际,更应珍惜这份情谊,如同紧闭心扉一般。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重视友情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透露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送史子贯归觐且迎妇也

久住西湖梦亦佳,鹭朋鸥侣自烟沙。

江行枫叶几何里,春到梅梢次第花。

尽有好山容对榻,却因吾子转思家。

青灯书册夜深雨,莫为乘鸾学画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刘子范倅宜春

一念到吾亲,人间万事轻。

邻州才半刺,行李只诸生。

问路重阳雨,迎家两日程。

笑谈灯火夜,边雁自秋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吕提干并简谢泉

山云一夜雨,稳放过阊船。

坑发宁遗圹,民贫不为钱。

范碑秋寺古,楚观暮江前。

寄谢东山老,灵砂并欲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寺丞韩君守新安(其二)

吾州可但佳山水,薰沐诗书自不同。

牧守曾留今相国,郡人况有我文公。

诸贤雅欲相俎豆,一念底须多缿筒。

三十六峰吟更笔,只将无事过年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