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其四)

观彼相柳氏,九首食九山。

一有所抵厥,溪泽流潺潺。

贪暴欲难餍,禹诛恶其奸。

世有同调客,前圣不复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以神话传说为背景,展现了古代先贤与邪恶势力斗争的情景。诗中提到的“相柳氏”是《山海经》中记载的一种怪物,它有九个头,能吞食九座山,一旦触怒它,溪流就会潺潺流淌。这象征着邪恶力量对自然界的破坏和威胁。

接着,诗人引用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因为发现了相柳氏的贪婪与暴虐,决定将其惩治,以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秩序。这一部分体现了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以及古代先贤为人类福祉所做出的努力。

最后,诗人感慨于世上有许多与相柳氏同类的人或事物,暗示了现实社会中仍存在类似的贪婪与暴行。同时,诗人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怀念,感叹他们无法再亲自出现在当代,以解决现代的问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的手法,探讨了人性中的善恶冲突,以及正义与邪恶之间的较量,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现实问题的深思。

收录诗词(956)

黄省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其五)

汤谷水淫鬻,扶桑何陆离。

九日居其下,一日悬上枝。

控弦鸟落羽,缅想唐尧时。

迭运烛九阴,次第浴咸池。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其六)

结匈虫为蛇,蛇复号为鱼。

一物互反覆,彼此称名殊。

何况微与箕,商纣不为愚。

崇侯乃圣贤,天士嗟以吁。

形式: 古风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其七)

亭亭三珠树,赤水何芳菲。

翩翩比翼鸟,南山相与飞。

青天矫修羽,绿柏挂明玑。

羽民与厌火,始得瞻光辉。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其八)

渴饮赤泉水,饥采员丘树。

不死尔何民,白发非所惧。

控揣移千春,视之若朝暮。

胡独神州中,人命比晞露。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