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为悼念友人孙起元所作,孙起元在舟行至严滩时不幸溺水身亡。诗中充满了对生死的深刻思考和对逝者的深切哀悼。
首联“死岂真天命,生何怨石尤?”提出疑问,质疑死亡是否真的由天命决定,生命为何要遭受如石尤般的苦难。这里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命运不公的感慨。
颔联“须知富春水,不是汨罗流。”通过对比富春江与汨罗江,暗示逝者并非屈原那样的英雄,而是以另一种方式结束了生命,强调了对逝者身份的尊重和对其命运的独特理解。
颈联“狼藉收残骨,虚无等幻沤。”描绘了逝者遗骸散落、难以收拾的凄凉景象,将之比作虚无缥缈的泡沫,表达了对逝者离世的悲痛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
尾联“龙门千尺峡,神在倘车斿。”借用龙门峡谷的险峻来比喻人生的艰难,同时表达了对逝者灵魂的慰藉,希望其能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安宁,体现了对逝者精神世界的关怀和对死后世界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生死的深刻思考和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洞察和对友情的真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