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云岩偈

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解说不思议。

若将耳听声不现,眼处闻声始可知。

形式: 偈颂 押[寘]韵

鉴赏

这首诗《呈云岩偈》由唐代诗人良价所作,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探讨了声音与感知之间的微妙关系。

“也大奇,也大奇”,开篇即以惊叹之语,表达了对声音现象的惊奇与不解。接着,“无情解说不思议”一句,指出对于声音的理解和解释并非易事,其奥秘难以言表。接下来,“若将耳听声不现,眼处闻声始可知”则进一步阐述了声音与感知的关系:如果仅凭耳朵去聆听,声音似乎并未直接显现;但当我们将注意力转移到眼睛上时,却能从视觉中捕捉到声音的存在。这种描述巧妙地暗示了声音与视觉、听觉之间相互关联而又独立的复杂性,以及人类感知世界的多元性和非线性特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引导读者思考声音的本质及其在不同感官体验中的表现形式,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现象深刻而独特的洞察力。

收录诗词(36)

良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仰山颂

诗咏人间事,空门何不删。

探珠宜静浪,动水取应难。

名利心须剪,非朋不用攀。

舍邪归正道,何虑不閒閒。

形式: 五言律诗

辞雪峰和尚

暂辞雪岭伴云行,谷口无关路坦平。

禅师莫愁怀别恨,犹如秋月月常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示洞山偈

青山白云父,白云青山儿。

白云终日依,青山都不知。

欲知此中意,寸步不相离。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留壁

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閒。

莫把事非来辨我,浮生穿凿不相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