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五湖

东上高山望五湖,雪涛烟浪起天隅。

不知范蠡乘舟后,更有功臣继踵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向东登上高山远望那五个湖泊,
湖面上翻腾着雪白的波涛和如烟的浪花,仿佛来自天边。

注释

东:方位词,指东方。
上:动词,向上攀登。
高:形容词,指山势高峻。
山:名词,指高山。
望:动词,看,眺望。
五湖:古代泛指中国五大淡水湖(太湖、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巢湖)。
雪涛:形容词,像雪一样的波涛。
烟浪:形容词,像烟雾一样的浪花。
起:动词,升起,出现。
天隅:方位词,天边。
范蠡:春秋时期越国大夫,以智慧和隐退闻名。
乘舟:动词,乘坐船只。
后:方位词,之后。
更:副词,再,又。
功臣:指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臣子。
继踵:动词,一个接一个地出现,相继而来。
无:否定词,没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充满了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开篇“东上高山望五湖”一句,以登高远望的角度,让读者立刻进入一个广阔的视野中,五湖的壮美在眼前展开。而“雪涛烟浪起天隅”则更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景象,使人仿佛能感受到那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接下来的“不知范蠡乘舟后,更有功臣继踵无”两句,则是一种历史的反思。诗人通过对古人范蠡(即三国时期的名将周瑜,字子布,曾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的提及,表达了对英雄辈出的怀念和时代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于现实功臣继承不足的无奈和失望。

整首诗通过山水与历史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是一篇融合自然景观与历史思考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165)

胡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诗.凤皇台

秦娥一别凤皇台,东入青冥更不回。

空有玉箫千载后,遗声时到世间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咏史诗.牛渚

温峤南归辍棹晨,燃犀牛渚照通津。

谁知万丈洪流下,更有朱衣跃马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咏史诗.邓城

邓侯城垒汉江干,自谓深根百世安。

不用三甥谋楚计,临危方觉噬脐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咏史诗.长平

长平瓦震武安初,赵卒俄成戏鼎鱼。

四十万人俱下世,元戎何用读兵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