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赋桃灯杖(其三)

斜倚弯弯玉一枝,策勋虽小贵逄时。

近床不厌频挑早,开卷宁辞再举迟。

乘暗每于贪睡后,生明多在正心时。

独怜映雪囊萤者,如此形容想未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元代凌云翰的《拟赋桃灯杖(其三)》描绘了一种生活中的雅趣和哲理。诗人以“斜倚弯弯玉一枝”起笔,形象地刻画了桃灯杖的形态,犹如美女的玉臂,既具有观赏性,又富有实用性。"策勋虽小贵逢时",暗示了即使这件物品看似微不足道,但在恰当的时机下却能发挥重要作用。

接下来,“近床不厌频挑早”,表达了对灯杖的亲近与喜爱,无论何时,只要需要,都愿意早早点亮,体现了它的便利和不可或缺。"开卷宁辞再举迟"则进一步延伸,寓意读书学习时,即使需要多次翻阅,也毫无怨言,强调了持之以恒的精神。

“乘暗每于贪睡后,生明多在正心时”揭示了灯杖在夜晚和困倦时刻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寓含了人生的道理:光明往往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出现,而正直的心境则是引导光明的关键。

最后,“独怜映雪囊萤者,如此形容想未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勤奋好学、如囊萤映雪般刻苦钻研者的敬佩,他们或许并未意识到自己所持的桃灯杖,其实象征着他们的精神追求和坚韧不拔。

整首诗通过桃灯杖这一物象,赞美了勤奋、坚持和适时的价值,富有深意。

收录诗词(797)

凌云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字:彦翀
  • 籍贯:浙江仁和

相关古诗词

拟赋桃灯杖(其四)

儒家此物用筵篿,浸润膏油节愈坚。

倒影每来书卷上,尽心长向酒樽前。

搔头已逼穷年景,举手能成不夜天。

想像流光端可比,只从暗里自推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拟赋桃灯杖(其五)

灯掭还于盏面横,却因挑剔强为名。

赋形且截长为短,举手能教暗作明。

轻助草生还有色,缓推花落更无声。

美人闲却金钗股,却笑蛾眉尽未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香奁八咏(其一)黛眉颦色

春山低压不成妆,捲起珠帘认渺茫。

鸳翠巧于愁里故,螺青难比画时长。

从教西子倾吴国,肯使文君老蜀乡。

莫指图中小颦处,恐惊胡马动渔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香奁八咏(其二)香颊啼痕

伤心何事损铅华,玉露无声玉箸斜。

獭髓凝膏痛如意,胡沙吹面泣琵琶。

愁淹锦字和衣揾,怕界妚妆倩酒遮。

翻忆昨宵残烛暗,一帘春雨湿梨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