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雉

五步一啄草,十步一饮水。

适性遂其生,时哉山梁雉。

梁上无罾缴,梁下无鹰鹯。

雌雄与群雏,皆得终天年。

嗟嗟笼下鸡,及彼池中雁。

既有稻粱恩,必有牺牲患。

形式: 古风

翻译

每走五步就啄食一次草,每走十步就喝一次水。
顺应天性生活,山梁上的雉鸡多么自在。
梁上没有捕鱼的网,梁下没有凶猛的鹰鹯。
雌雄相伴还有小雏鸟,都能安享天年。
唉,笼中的鸡和池中的雁啊,
虽然享受了稻粱之惠,但也难逃成为牺牲的命运。

注释

五步:表示频繁,强调雉鸡觅食的常态。
饮:喝水。
适性:顺应天性。
山梁雉:指生活在山梁上的雉鸡,寓意自由自在。
罾缴:罾是捕鱼的网,缴是射鸟的箭,这里泛指捕捉工具。
鹰鹯:两种猛禽,象征捕猎者。
群雏:小雏鸟。
终天年:度过完整的生命周期,即寿终正寝。
嗟嗟:感叹词,表示哀叹。
笼下鸡:被囚禁的鸡,比喻失去自由的生物。
池中雁:生活在池塘中的大雁,暗示受束缚的生命。
稻粱恩:比喻得到的食物供给,源自《诗经》。
牺牲患:作为祭品的忧虑,暗示被宰杀的命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的自然景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赞美。"五步一啄草,十步一饮水"表达了山雉(一种野鸡)生活自在、适应自然环境的状态。而"梁上无罾缴,梁下无鹰鹯"则形象地描绘出一个没有人类捕捞和天敌威胁的宁静空间,这里的“梁”可能是指树木或山石。

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赞美。"雌雄与群雏,皆得终天年"这一句强调了在这样的环境中,生物能够安然度过一生,而不受外界干扰。"嗟嗟笼下鸡,及彼池中雁"则是对囚禁生活的哀叹和对自由飞翔的鸟儿的羡慕。

最后两句"既有稻粱恩,必有牺牲患"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在自然界里,生命与死亡相随,任何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食物链中的位置,这也反映出诗人对生命循环和自然规律的一种理解。

整首诗通过山雉这一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自由以及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淡泊情怀。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山鹧鸪

山鹧鸪,朝朝暮暮啼复啼,啼时露白风凄凄。

黄茅冈头秋日晚,苦竹岭下寒月低。

畬田有粟何不啄,石楠有枝何不栖?

迢迢不缓复不急,楼上舟中声闇入。

梦乡迁客展转卧,抱儿寡妇彷徨立。

山鹧鸪,尔本此乡鸟。

生不辞巢不别群,何苦声声啼到晓。

啼到晓,唯能愁北人,南人惯闻如不闻。

形式: 古风

马上作

处世非不遇,荣身颇有馀。

勋为上柱国,爵乃朝大夫。

自问有何才,两入承明庐。

又问有何政,再驾朱轮车。

矧予东山人,自惟朴且疏。

弹琴复有酒,且慕嵇阮徒。

暗被乡里荐,误上贤能书。

一列朝士籍,遂为世网拘。

高有罾缴忧,下有陷阱虞。

每觉宇宙窄,未尝心体舒。

蹉跎二十年,颔下生白须。

何言左迁去,尚获专城居。

杭州五千里,往若投渊鱼。

虽未脱簪组,且来泛江湖。

吴中多诗人,亦不少酒酤。

高声咏篇什,大笑飞杯盂。

五十未全老,尚可且欢娱。

用兹送日月,君以为何如。

秋风起江上,白日落路隅。

回首语五马,去矣勿踟蹰。

形式: 古风

马坠强出赠同座

足伤遭马坠,腰重倩人抬。

秪合窗间卧,何由花下来。

坐依桃叶枝,行呷地黄杯。

强出非他意,东风落尽梅。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不二门

两眼日将闇,四肢渐衰瘦。

束带剩昔围,穿衣妨宽袖。

流年似江水,奔注无昏昼。

志气与形骸,安得长依旧。

亦曾登玉陛,举措多纰缪。

至今金阙籍,名姓独遗漏。

亦曾烧大药,消息乖火候。

至今残丹砂,烧乾不成就。

行藏事两失,忧恼心交斗。

化作憔悴翁,抛身在荒陋。

坐看老病逼,须得医王救。

唯有不二门,其间无夭寿。

形式: 古风 押[宥]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