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游柏谷山

晓出东郊迥,路穿桑柘林。

人耕新雨地,寺隐半岩阴。

远目穷天宇,和风爽醉襟。

停骖顾遗老,同是劝农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清晨从东郊出发,道路穿过桑柘树林。
人们在刚下过雨的土地上耕作,寺庙隐藏在半山岩石的阴凉处。
极目远眺天空无边,和煦的风令人心情舒畅。
停下马车,我回望那些老者,我们同样怀有劝勉农事的心意。

注释

晓:清晨。
出:出发。
东郊:东郊地区。
迥:遥远。
路:道路。
穿:穿过。
桑柘林:桑树和柘树组成的树林。
人耕:人们正在耕种。
新雨地:刚下过雨的土地。
寺隐:寺庙隐藏。
半岩阴:半山岩石的阴凉处。
远目:远眺。
穷天宇:直到天际。
和风:和煦的风。
爽醉襟:使人心情舒畅。
停骖:停下马车。
顾:回头看。
遗老:老者。
劝农心:劝勉农事的心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图景,诗人在清晨时分出发,前往东郊游玩,道路两旁是桑树和柘林。诗中的“人耕新雨地”表明这是一个适合农事的好时节,人们正在耕作刚下过雨的土地。寺庙隐藏在半山的阴凉处,这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也反映出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与向往。

“远目穷天宇”一句,则展现了诗人的胸襟和境界,他能够从大自然中感受到生命的宁静与自由。接下来的“和风爽醉襟”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可以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清新和舒适,甚至于醉心。

最后两句“停骖顾遗老,同是劝农心”,诗人停下马匹,看着年迈的老者,也许是在回忆往事或者是在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关怀。"同是劝农心"则显示了诗人与这些耕作于田野的人们有着相同的心意,那就是鼓励和支持农业劳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传达了一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农事的重视和对劳动人民的情感。

收录诗词(1)

王举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大臣。宋仁宗景佑二年(1035)赐同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九)。宋英宗治平中知成都,进盐铁副使,知沧州,改河北都转运使,知永兴军。宋神宗熙宁三年卒,年六十二

  • 籍贯:真定(今河北正定)
  • 生卒年:1009—1070

相关古诗词

春集东园赋得叶字

芳辰聊命驾,郊野赏心惬。

亭幽路郁纡,树密花重叠。

暂纾朝绂劳,喜与朋簪接。

谈麈逗松枝,宴赏澄竹叶。

含和寄萧散,选胜穷登蹑。

行乐且踌躇,此游非日涉。

形式: 排律 押[叶]韵

圆坛午龛行事

平日郊邱事口谈,今朝相祀列星参。

大裘衮衮冕升南陛,小次龙床近午龛。

韦杜去真尺五,嵩神祀圣似呼三。

清都佩玉人归后,尚听笙镛万谷酣。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不杂人间种,恐遭天上殃。

形式: 押[阳]韵

第一山

禺迹茫茫万里天,望中皆我旧山川。

谁将淮水分南北,直到幽燕始是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