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蛟峰

谁解青云勒,在蛟舞不休。

飞来两潭月,惊起九峰秋。

松影晴犹暗,山光暖欲浮。

因参玉局句,千古仰前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谁解青云勒”一句,以问询的形式,引出下文关于翠蛟峰的描写。这里的“青云勒”可能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给人一种神秘和不可触及的感觉。

“在蛟舞不休”则是说这座山峰仿佛有一种生命力,在那里即使是巨蟒(蛟)也在不停地舞动,这既强调了山的险峻,又体现出诗人对于自然之力的敬畏和赞叹。

“飞来两潭月”一句,通过月亮的流转,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里的“两潭月”可能是指山谷间反射出的月光,既增添了景致之美,又映衬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惊起九峰秋”则让读者感受到一个宏大的画面——在这月光的照耀下,连绵的山峰都被唤醒,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秋意。这里的“惊起”不仅指自然景观的突兀变化,也可理解为诗人内心之感受。

“松影晴犹暗,山光暖欲浮”继续描绘了山中的景色。“松影晴犹暗”表达了一种微妙的情境,即便在晴朗的天气下,松树下的阴影依旧深沉,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而“山光暖欲浮”则传递出秋日阳光温和的氛围,似乎要从大地中升腾而起。

最后,“因参玉局句,千古仰前修”一句,则是诗人对这座翠蛟峰景致的赞美之情的总结。这里的“玉局句”可能指的是美丽如玉的文字或景象,而“千古仰前修”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这种美好的景色能够被后世所传颂,永垂不朽。

整首诗通过对翠蛟峰自然风光的细腻描写,展现出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情感,以及他对于永恒与美好追求的一种精神寄托。

收录诗词(3)

沈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静斋稿

斯道在人心,如蚌藏圆珠。

散作明月光,敛则止水虚。

形式: 五言绝句

还君此画不忍觑,怕忆当年分手处。

形式:

涪州得山胡次子由韵

终日锁筠笼,回头惜翠茸。

谁知声㗲㗲,亦自意重重。

夜宿烟生浦,朝鸣日上峰。

故巢何足恋,鹰隼岂能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留题仙都观

山前江水流浩浩,山上苍苍松柏老。

舟中行客去纷纷,古今换易如秋草。

空山楼观何峥嵘,真人王远、阴长生。

飞符御气朝百灵,悟道不复诵《黄庭》。

龙车虎驾来下迎,去如旋风抟紫清。

真人厌世不回顾,世间生死如朝暮。

学仙度世岂无人,餐霞绝粒长苦辛。

安得独从逍遥君,泠然乘风驾浮云,超世无有我独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