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博寄示沌路七诗李肩吾用韵为予寿因次韵(其三)

前村风日熟新粳,尚记来时带雨耕。

大化驱人人未喻,等閒文字过平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村庄里的风和日头让新稻谷熟透了,还记得那时带着雨后湿润的土地耕作。
大自然的运行法则人们尚未完全理解,随意的文字却足以度过一生。

注释

前村:村庄。
风日熟:风和日头使稻谷成熟。
新粳:新熟的稻谷。
尚:还。
记:记得。
来时:当初。
带雨耕:冒着雨耕种。
大化:大自然的运行。
驱人:推动人们。
喻:理解。
等閒:随便,轻易。
文字:文字工作。
过平生:度过一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田园生活的画面,前两句"前村风日熟新粳,尚记来时带雨耕"写的是农夫在丰收季节里,阳光普照,稻谷熟透,诗人回忆起当初冒着雨耕作的情景。这种生动的细节展现出农事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

后两句"大化驱人人未喻,等閒文字过平生"则转向了对人生的哲思。"大化驱人"暗指自然规律和人生历程,人们往往难以完全理解或控制,而"等閒文字过平生"则是诗人感慨,即使平凡的文字也能记录下一生的经历,反映出他对文学创作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既赞美了农村生活,又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宋代理学家魏了翁的诗风。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兄子高赴廷对

九十九峰矗天起,家在前峰夕阳里。

蛮徭虎豹断行人,小市寒城净如水。

驩传有客闯然来,㩜衣视之吾兄子。

云从诸侯贡,往备天子使。

来时吾父为我言,女之靖州问安否。

靖州苦好脩,女从得师友。

世方白首声利场,父诏子承乃如此。

柳阴花影春风香,喜极无言澹相对。

家学既尔殊,天资亦云美。

自庵寂寥无可赠,赠以庵中一个自。

吾闻古之人,仕学皆为己。

上不可欺其君,下不忍虐其类。

此岂有为然,凡以自靖耳。

我之行止命于天,上下四方难豫拟。

旦将自靖献于君,无限功夫归语尔。

形式: 古风

出剑门后日履危径戏集轿兵方言

篮舆陟险隘,兀兀不停辙。

主人眩头目,仆夫困唇舌。

前疑树梢拂,后虑崖石擦。

方呼左畔跷,复叫右竿捺。

避碍牢挂肘,冲泥轻下脚。

或荆棘兜挂,或屋檐拐抹。

或踏高直上,或照下稳踏。

斯须有不审,偾舆在目睫。

深渊固可畏,平地尤险绝。

作诗告仆夫,审诸秋毫末。

识察既晓然,力行谨无忽。

形式: 古风

北郊劳农归路五十六言

方春不及与劭农,十月郊行劳岁功。

因记旱云占晻濭,更愁霖雨望曈眬。

田苗粒粒祈禳里,民命丝丝叹恨中。

忧国愿丰虽我志,更须人事与天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史宜人挽诗

勉夫惟有义,为舅可无生。

不是多闻识,那知真重轻。

子从观处化,身在吉中行。

况复无馀憾,堂封勒蔡铭。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