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僧潜见赠

道人胸中水镜清,万象起灭无逃形。

独依古寺种秋菊,要伴骚人餐落英。

人问底处有南北,纷纷鸿雁何曾冥。

闭门坐穴一禅榻,头上岁月空峥嵘。

今年偶出为求法,欲与慧剑加砻硎。

云衲新磨山水出,霜髭不剪儿童惊。

公侯欲识不可得,故知倚市无倾城。

秋风吹梦过淮水,想见橘柚垂空庭。

故人各在天一角,相望落落如晨星。

彭城老守何足顾,枣林桑野相邀迎。

千山不惮荒店远,两脚欲趁飞猱轻。

多生绮语磨不尽,尚有宛转诗人情。

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空阶夜雨自清绝,谁使掩抑啼孤茕。

我欲仙山掇瑶草,倾筐坐叹何时盈。

簿书鞭扑昼填委,煮茗烧栗宜宵征。

乞取摩尼照浊水,共看落月金盆倾。

形式: 古风

翻译

道士心中明镜般清澈,万物兴衰都无所遁形。
独自在古寺种植秋菊,只为陪伴诗人品尝落花。
有人问哪里有南北之分,纷飞的大雁从未迷失方向。
闭门静坐禅榻上,时光匆匆岁月峥嵘。
今年偶然外出求法,想用智慧之剑磨砺自己。
云布僧衣洗净后山水之色更显,白须未剪引得孩童惊奇。
公侯贵族想要认识我却不得,深知权势无法使人倾倒。
秋风吹过淮水,想象橘柚挂满空庭。
旧友各自在天地的一角,遥望如同晨星稀疏。
彭城老守不足挂怀,枣林桑野间热情相迎。
不怕山路遥远荒店,只想脚步轻快如飞猱。
世事繁复的话语磨不尽,诗人的婉转情感依然存在。
猿猴鹤鸣并无心机,却不知行人正行于下。
空阶夜雨格外清冷,谁让孤独者悲泣。
我想去仙山采瑶草,却只能坐叹篮中何时满盈。
白天文书堆积如山,夜晚煮茶煮栗更适合。
祈求明亮的摩尼珠照亮浑浊,共赏落月如金盆倾泻。

注释

水镜:形容心地清明如镜。
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骚人:指诗人。
餐落英:以花为食。
冥:迷失。
禅榻:禅修者的床榻。
峥嵘:形容岁月流逝迅速。
瑶草:传说中的仙草。
簿书:官府文书。
鞭扑:官吏执行公务的工具。
摩尼:佛教中的宝珠,象征智慧。

鉴赏

这首诗是一篇深具禅意和哲理的作品,诗人以道人的境界来表达自己对世俗纷争的超然与淡泊。开头“道人胸中水镜清,万象起灭无逃形”两句,描绘了道人心如明镜,能够洞察万物,无所遁形,显示了一种超脱尘世、达观自在的精神状态。

接下来的“独依古寺种秋菊,要伴骚人餐落英”表明诗人选择了一种隐逸的生活,与自然和古典文学相伴,以此来净化心灵。这里的“秋菊”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而“餐落英”则是对古代骚人(指屈原等人的诗)的向往,通过食用这些文学作品的精华来滋养自己的精神。

至于“人问底处有南北,纷纷鸿雁何曾冥”两句,则是在表达对于世间是非、南北之分以及人们对此种种猜测与追寻,诗人却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如同那些飞鸟一样,不为所动。

“闭门坐穴一禅榻,头上岁月空峥嵘”则是描写诗人闭关修炼,一心向内,体现了一种对时间流逝无动于衷的豁达。紧接着的“我今年偶出为求法,欲与慧剑加砻硎”,表明诗人虽然偶尔走出禅室,但也是为了追寻更高的精神境界,与智慧的剑锋相结合,以达到一种灵魂的净化。

“云衲新磨山水出,霜髭不剪儿童惊”两句,通过对比自然界和人生的变化,来强调诗人的超脱与淡泊。这里的“云衲”指的是山中清泉,“新磨”则是指经常修炼以保持锋利的智慧;而“霜髭不剪儿童惊”,则是在形容诗人虽然年迈,但仍旧保持着一种孩童般的纯真和自然。

至于“公侯欲识不可得,故知倚市无倾城”两句,则是表达了一种对于世俗权贵的看破与超越,即便是那些地位显赫的人物,也无法真正认识诗人的精神世界。这里的“倚市无倾城”,则是在比喻诗人即使置身于繁华都市之中,也不会被其所动。

接下来的“秋风吹梦过淮水,想见橘柚垂空庭”两句,是对诗人的故乡和亲情的一种怀念。这里的“秋风”、“淮水”以及“橘柚”,都是对家乡自然景观的描绘,而“垂空庭”则是在表达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

紧接着的“故人各在天一角,相望落落如晨星”两句,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旧友的思念。这里的“故人”,是指那些已经远去或逝去的朋友,而“各在天一角”,则是在形容他们现在都处于遥远的地方。最后,“相望落落如晨星”则是在描绘那种虽然相隔遥远,但心中仍旧相互思念的情景,如同清晨的星辰一样,闪烁着希望和美好的光芒。

“彭城老守何足顾,枣林桑野相邀迎”两句,是诗人对故土的一种怀旧之情。这里的“彭城”,是指古代的一个地名,而“老守”,则是在形容那些长久居住在此的人们。“枣林桑野”,则是在描绘故乡的自然风光,通过这些景物来表达诗人对家乡深厚的情感。

至于“千山不惮荒店远,两脚欲趁飞猱轻”两句,则是在表达一种对于探求精神境界的执着追求。这里的“千山”,是指无数的山峰,而“荒店”,则是在形容那些偏僻并已废弃的居所。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来强调自己对于修行与悟道的坚持不懈。

接下来的“多生绮语磨不尽,尚有宛转诗人情”两句,是在表达一种对文学创作的情感投入以及对诗歌艺术的深厚感情。这里的“多生”,是指历经世代,而“绮语”,则是在形容那些华丽而繁复的话语。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来强调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至于“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两句,则是在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在这里,“猿吟鹤唳”,是指猿的叫声和鹤的鸣声,这些自然界的声音,诗人表示原本没有特别的情感投入,而“不知下有行人行”则是在形容诗人对于周围环境的不觉察。

最后,“空阶夜雨自清绝,谁使掩抑啼孤茕。我欲仙山掇瑶草,倾筐坐叹何时盈”两句,是对一种精神追求和超脱尘世向往的一种表达。在这里的“空阶夜雨”,是形容一种清幽而又宁静的环境,而“自清绝”,则是在强调这种环境本身就具有净化心灵的力量。紧接着的“我欲仙山掇瑶草,倾筐坐叹何时盈”两句,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追求道德修养、达到精神充实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禅悟与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超脱世俗纷争、追求心灵净化的一种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潜师放鱼

法师说法临泗水,无数天花随麈尾。

劝将净业种西方,莫待梦中呼起起。

哀哉若鱼竟坐口,远愧知几穆生醴。

况逢孟简对卢仝,不怕校人欺子美。

疲民尚作鱼尾赤,数罟未除吾颡泚。

法师自有衣中珠,不用辛苦泥沙底。

形式: 古风

滕县时同年西园

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

我独种松柏,守此一片心。

君看闾里间,盛衰日骎骎。

种木不种德,聚散如飞禽。

老时吾不识,用意一何深。

知人得数士,重义忘千金。

西园手所开,珍木来千岑。

养此霜雪根,迟彼鸾凤吟。

池塘得流水,龟鱼自浮沈。

幽桂日夜长,白花乱青衿。

岂独蕃草木,子孙已成林。

拱把不知数,会当出千寻。

樊侯种梓漆,寿张富华簪。

我做西园诗,以为里人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次韵王廷老和张十七九日见寄二首(其一)

霜叶投空雀啅篱,上楼筋力强扶持。

对花把酒未甘老,膏面染须聊自欺。

无事亦知君好饮,多才终恐世相縻。

请看平日衔杯口,会有金椎为控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王廷老和张十七九日见寄二首(其二)

接果移花看补篱,腰镰手斧不妨持。

上都新事长先到,老圃闲谈未易欺。

酿酒闭门开社瓮,杀牛留客解耕縻。

何时得见纤纤玉,右手持杯左捧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