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享昊天乐.第三

乾仪混成冲邃,天道下济高明。

闿阳晨披紫阙,太一晓降黄庭。

圜坛敢申昭报,方璧冀展虔情。

丹襟式敷衷恳,玄鉴庶察微诚。

形式: 六言诗

翻译

天地间宏伟的景象浑然天成,深邃无比,天道既高且明,向下普照万物。
朝阳初开,紫色的天门仿佛被揭开,至高无上的存在于清晨降至人间。
在圆形的祭坛上,我们勇敢地表达对上天的昭示与回报,希望借助方形的玉璧展现我们的虔诚之心。
赤诚的心怀坦荡地表达着我们的恳切之情,深邃的洞察力或许能察觉到我们最细微的诚意。

注释

乾仪:指天或宇宙的宏观秩序。
混成:自然形成,未经雕琢。
冲邃:深邃,深远。
天道:自然运行的法则,宇宙的规律。
下济:向下普及,赐福人间。
闿阳:明亮的阳光,比喻朝阳或光明。
晨披:早晨揭开,形容光线照耀。
紫阙:紫色的宫殿大门,象征帝王或天庭。
太一:古代指宇宙的本原或最高神。
圜坛:圆形的祭坛,古代祭祀天地的场所。
申昭报:宣告并回报,指向上天表达感恩和祈愿。
方璧:方形的玉璧,古代祭祀用的礼器,象征纯洁与敬意。
丹襟:赤诚的心胸,比喻真挚的情感。
式敷衷恳:正式表达内心的恳切愿望。
玄鉴:深邃的洞察,比喻高深的智慧或神明的审视。
微诚:细微但真诚的心意。

鉴赏

这首诗是武则天的《唐享昊天乐·第三》,反映了当时皇权的强大以及对宗教活动的重视。开篇“乾仪混成冲邃,天道下济高明”描绘出一种宏大的宇宙观和对神圣力量的崇拜。在这里,“乾仪”代表天道的法则,而“混成冲邃”则表达了宇宙间万物融合、相互渗透的境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理解。

紧接着的“闿阳晨披紫阙,太一晓降黄庭”通过描述早晨日出和神灵降临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这里的“闿阳”指的是东方,“紫阙”则是皇宫的代称,而“太一”则是一种宇宙之主的象征。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天道与人间的联系。

中间部分“圜坛敢申昭报,方璧冀展虔情”中的“圜坛”指的是圆形的祭坛,“方璧”则是一种古代玉器,这两句通过对祭祀活动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宗教仪式的尊重与虔诚。

最后,“丹襟式敷衷恳,玄鉴庶察微诚”中“丹襟”可能指的是官员的服饰或是某种特定的礼服,而“玄鉴”则象征着深邃和智慧。这两句通过对细节的刻画,传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自我修养的重视。

整首诗语言庄严,意境辽阔,体现了武则天作为统治者对国家大事、宗教仪式以及个人修为的高度关注和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50)

武则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 籍贯: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
  • 生卒年:624年-705年

相关古诗词

唐武氏享先庙乐章

先德谦撝冠昔,严规节素超今。

奉国忠诚每竭,承家至孝纯深。

追崇惧乖尊意,显号恐玷徽音。

既迫王公屡请,方乃俯遂群心。

有限无由展敬,奠醑每阙亲斟。

大礼虔申典册,蘋藻敬荐翘襟。

形式: 六言诗 押[侵]韵

送南中尉

羡君初拜职,嗟我独无名。

且是正员尉,全胜兼试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答顺宗皇帝问(其一)

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

法身等虚空,常住无心处。

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

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

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

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虑。

形式: 古风

答顺宗皇帝问(其二)

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

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

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

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非常亦非灭。

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

了见无心处,自然无法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