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叹二首(其一)

白首还乡厌蕨薇,伥伥自叹欲畴依。

门庭不扫稀迎客,砧杵无声未赎衣。

达士共知生是赘,古人尝谓死为归。

耕畴幸可期中熟,又报残蝗接翅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年老归乡对野菜感到厌倦,迷茫自叹不知何处寻求依靠。
家中庭院少有打扫,稀疏迎接客人,捣衣的声音静寂,新衣还未缝制完成。
通达之人深知生命如累赘,古人曾说死亡如同回归。
庆幸田地有望丰收,但又面临残蝗接踵而至,翅膀相接飞翔。

注释

白首:指年老。
蕨薇:野菜,比喻简朴生活。
伥伥:迷茫、无所适从的样子。
畴依:依靠,投靠。
门庭:家门庭院。
砧杵:捣衣石和棒槌,古代妇女用来捣衣。
赎衣:缝制新衣。
达士:通达的人,明白事理的人。
赘:累赘,多余。
耕畴:耕种的土地。
中熟:中期丰收。
残蝗:残留的蝗虫。
接翅飞:翅膀相接,形容蝗虫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寓叹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晚年归乡后的落寞与无奈之情。首句“白首还乡厌蕨薇”,描绘了诗人年迈归乡,对故乡的日常生活感到厌倦,蕨薇象征简朴生活,反映出他对过去生活的反思。次句“伥伥自叹欲畴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所依靠,流露出孤独和失落。

第三句“门庭不扫稀迎客”,写出了诗人疏于应酬,门庭冷落,暗示了他心境的孤寂。第四句“砧杵无声未赎衣”,进一步渲染了家境的贫寒,连衣物都无法及时更换,生活困顿可见一斑。

第五、六句“达士共知生是赘,古人尝谓死为归”,诗人以哲人的角度看待生死,认为生如赘疣,不如回归自然,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最后一句“耕畴幸可期中熟,又报残蝗接翅飞”,诗人期盼丰收,但又面临蝗灾侵扰,寓意生活中的艰难困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艰辛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寓叹

有位方忧失,无家岂念归。

贤愚竟谁得,今昨两皆非。

世事无长算,人情忽骇机。

细思如意处,惟有钓鱼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寓叹三首(其一)

心已忘斯世,天犹活此翁。

嫩汤茶乳白,软火地炉红。

课婢耘蔬甲,呼儿下钓筒。

生涯君勿笑,聊足慰涂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寓叹二首(其一)

江上霜风透弊袍,区区无奈簿书劳。

衰迟始忆壮游乐,仕宦更知归卧高。

人怪羊裘忘富贵,我从牛侩得贤豪。

俗间问讯真成懒,有手惟堪把蟹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寓叹

五亩烟芜过半生,还山自笑又躬耕。

舂炊不继儿啼饭,烹饪无方客絮羹。

游宦人间身愈困,读书灯下目几盲。

退之已老当更事,犹向时人说善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