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六十一)

三月休征,修文偃武。治格太平,生灵鼓舞。

无端塞马嘶风,又欲扬尘簸土。

密运机筹,肃行师旅。

塞北安南一战收,生死冤魔都扫去。

重赏元勋,凯歌声撼芝峰路。

形式: 偈颂

翻译

阳春三月,停止军事征伐,专心文化教育,军队休养生息。社会安定,百姓欢欣鼓舞。
忽然间,边塞的马匹在风中嘶鸣,似乎又要扬起尘土,搅动大地。
精心策划,严密部署,军队整装待发。
一场战役,从塞北到南疆,一举平定,消除所有生死之仇和冤孽魔障。
对功臣给予厚赏,胜利的歌声震撼了芝峰之路。

注释

休征:停止军事征伐。
修文偃武:专心文化教育,军队休养生息。
治格:社会秩序良好。
生灵鼓舞:百姓欢欣鼓舞。
无端:突然。
塞马嘶风:边塞马匹在风中嘶叫。
机筹:策略和计划。
肃行:严谨地行动。
冤魔:冤仇和魔障。
元勋:功勋卓著的人。
凯歌:胜利的歌曲。
芝峰路:可能指代某个重要的道路或地方。

鉴赏

这首宋朝释绍昙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和平时期转为军事行动的画面。"三月休征,修文偃武",意味着春天的休养生息后,国家开始注重文化教育和武力训练,意图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秩序。"治格太平,生灵鼓舞",表达了百姓在太平盛世中的欢欣鼓舞。

然而,诗中转折道:"无端塞马嘶风,又欲扬尘簸土",暗示了战争的阴霾重新笼罩,马匹在风中嘶鸣,预示着军事行动的紧迫。诗人接着描述了智谋的运用和军队的部署,"密运机筹,肃行师旅",展现出指挥者的果断和军队的纪律严明。

"塞北安南一战收,生死冤魔都扫去",表达了对战争胜利的期待,希望一战而定乾坤,消除所有的战乱和不公。最后,"重赏元勋,凯歌声撼芝峰路",是对功臣的嘉奖和胜利凯旋的热烈庆祝,连山峰也为之震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争,展现了从文治到武备的转变,以及对和平与功绩的渴望和赞美。

收录诗词(891)

释绍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字:希叟
  • 生卒年:?~一二九七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六十)

雷轰荐福碑,天秘无文印。

字义既难明,心传谁得正。

东湖泻恨浪滔天,惊?瑞岩残梦醒。

猛拍阑干,叫天不应。

哭不成兮笑不成,野花泪湿千峰影。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五十九)

前宵剪月亭边,曲奏高山流水。

虽云狮子筋弦,品弄必资妙指,不落宫商人耸耳。

嘉州大像增百倍精神,荆溪老龙添十分活意。

正音将谓绝无闻,谁料郑声乱雅中,有此清弹尔。

惭愧惭愧。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五十八)

一春连雨,民心忧惧。妻子号饥,米无籴处。

珍重活衲僧福德聚,衲被蒙头无思无虑。

九旬禁足,钝鸟栖芦。三月安居,蛰虫坏户。

翻转铁面皮,嫌佛不肯做。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五十七)

岭上云磨松偃蹇,岩前瀑漱石琮琤。

瞿昙面目全彰露,谁道今朝始诞生。

跛云门棒,休放拍盲。

一杓香汤三拜著,听渠千古恶名行。

形式: 偈颂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