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答家兄

留滞周南客,相思暮草馀。

梦来乘夜月,诗好代家书。

父有千秋业,儿惭两地居。

何时耦耕罢,商略注虫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三答家兄》由清代诗人吴瞻淇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思乡之情,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家人的深切思念与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首联“留滞周南客,相思暮草馀”,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羁旅状态和内心的孤独感。周南,古代地名,这里借指远离家乡的异地。暮草馀,傍晚时分,草木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离愁别绪的累积,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邃的氛围。

颔联“梦来乘夜月,诗好代家书”,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在梦中,诗人仿佛乘着夜月的轻舟,穿越时空的阻隔,与家人团聚。而“诗好代家书”则表达了诗人以诗歌寄托思念之情,用文字跨越距离,传达对家人的关怀与思念。这两句诗巧妙地将梦境与现实、情感与艺术融合在一起,展现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颈联“父有千秋业,儿惭两地居”,转而表达对家族传承与个人命运的感慨。父亲辛勤耕耘,建立了千秋伟业,而作为儿子的诗人却因种种原因,无法陪伴在父亲身边,只能身处两地,心中充满了愧疚与遗憾。这一联既是对家庭责任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人生际遇的无奈与感慨。

尾联“何时耦耕罢,商略注虫鱼”,则以田园生活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耦耕,两人并肩耕作,象征着和谐与协作。商略注虫鱼,可能是指探讨自然界的生物种类,或是对农事的细致观察。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知识探索的渴望。

整体而言,《三答家兄》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家人的深切思念、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人生、自然和知识的深刻感悟,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2)

吴瞻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晚游西湖

云漏晴光一缕斜,纷纷归逐七香车。

山中影散樵薪客,堤处帘收卖酒家。

乍卷村烟横远岫,暗移篝火点平沙。

可容烂醉湖头宿,梦转三更玩物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秋感

渡淮橘成枳,一变性终失。

不闻返故土,枳又化为橘。

人生百年中,孰是保初质。

就衰水赴壑,驻景戈挽日。

几见白头翁,鬓霜复如漆?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闸口观罾鱼者

闸河一线才如沟,戢戢鱼聚针千头。

其中巨者长二寸,领队已足称豪酋。

尔生亦觉太局促,漂沤散沫沉复浮。

不知世有海江阔,长养何异蒙拘囚。

居民活计乃在此,劳不撒网逸不钩。

竹竿绷罾密作眼,驾以一叶无篷舟。

朝来暮去寻丈内,细细粘取银花稠。

庖厨却缘琐碎弃,曝向风日乾初收。

微腥但供饲狸用,性命肯为纤毫留。

吾闻王政虽无泽梁禁,鲲鲕尚有洿池游。

人穷微物必尽取,此事隐系苍生忧。

一钱亦征入市税,末世往往多穷搜。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洪武御碑歌

升仙台前白玉碑,柱石拿攫龙之而。

鸿文载在御制集,初不假手词臣为。

我来摩挲一再读,颠者踪迹大可疑。

忆昔元人失其鹿,群雄角逐争驱驰。

濠州布衣人未识,芒砀云气常随之。

金陵一朝定九鼎,六合不足烦鞭笞。

是时楚兵最剽悍,不自量力来交绥。

国家将兴有先兆,天遣来告贞元期。

明明天眼识王气,故以险怪惊愚蚩。

英君往往谋略秘,计大不许寻常窥。

亦如田单破燕骑,神道设教尊军师。

不然兹事乃近诞,小数何足夸权奇。

白旄一麾江汉靖,军前长揖从此辞。

留侯自伴赤松去,谷城空立黄石祠。

天池之山高巍巍,竹林仙驭杳莫追。

鹤归倘记石华表,世代已逐沧桑移。

百年雨露在山泽,惟有松柏参天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