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醉梦中突然被春天结束的消息惊醒,于是决定强行登山。途中经过竹院,遇到一位僧人交谈,再次体会到了人生如浮云,不可把握,得以享受片刻的闲暇时光。
诗中的“终日昏昏醉梦间”表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而"忽闻春尽强登山"则显示出诗人在听闻春天即将结束时,突然有了行动的冲动,这种强行登山可能是为了寻找心灵的安宁或是对生命最后的挣扎。
“因过竹院逢僧话”中的“竹院”营造了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而与僧人的交谈则给诗人带来了某种精神上的慰藉。最后,“又得浮生半日闲”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悟,珍惜那来之不易的片刻宁静。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不详
唐代诗人。自号清溪子。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诗》一卷。存词六首
骊龙颔下亦生珠,便与人间众宝殊。
他时若要追风日,须得君家万里驹。
上清真子玉童颜,花态娇羞月思闲。
仙路迷人应有术,桃源不必在深山。
长安里巷旧邻居,未解梳头五岁馀。
今朝嫁得风流婿,歌舞闲时看读书。
八十山僧眼未昏,独寻流水到穷源。
自言共得龙神语,拟作茅庵住洞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