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春草》由清代诗人钮琇所作,描绘了春日里草木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蕴含着淡淡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不信繁华事已空,伤心南浦复蒙蒙。”开篇即以“不信”二字,表达了一种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无奈与困惑,接着以“伤心南浦复蒙蒙”描绘出春雨绵绵、烟雾朦胧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迷的氛围,为全诗定下了哀婉的基调。
颔联“何年陵寝斜阳外,几处亭台暮霭中。”将视角转向历史的纵深,通过“陵寝”和“亭台”的意象,暗喻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斜阳与暮霭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历史的沧桑感。
颈联“历乱影连流水碧,萋迷香衬落花红。”转而描写眼前的自然景色,碧绿的流水与红艳的落花相互映衬,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但“历乱影”和“萋迷香”又透露出一种杂乱无章、难以捉摸的美感,似乎在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尾联“多情陌上双蝴蝶,犹是飞飞失故丛。”以一对多情的蝴蝶作为收束,它们在田间小路上翩翩起舞,却最终迷失了原来的栖息地,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人世间的离合悲欢,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保持的感慨。
整体而言,《春草》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