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夜泊江门外,欢声月里楼。
明朝归去路,犹隔洞庭秋。
这是一首描绘夜宿江边景致的诗句,带有淡淡的离愁。"夜泊江门外,欢声月里楼"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停泊在江边的安静与孤独,也透露出远处传来的欢乐声响和明亮的月光照耀着高楼的情景,给人一种遥远感和对比美。
"明朝归去路,犹隔洞庭秋"则流露出作者对于归途的期待以及内心的某种落差。"明朝"指的是第二天清晨,"归去路"表达了诗人对回家的渴望,但紧接着"犹隔洞庭秋"却让这种渴望变得复杂起来。"洞庭秋"通常与秋水共济、江湖壮阔等意象联系在一起,这里则似乎暗示了一种空间上的距离和心灵上的孤寂,即便是明天一早的归途,也无法弥补目前所处环境与内心世界之间的隔阂。
整体而言,诗句通过对夜泊生活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感慨,同时也折射出了作者对于旅行与归属的复杂情感。
不详
唐代诗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乾宁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县令,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后入朝为右补阙,不久因避战乱入闽。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于永嘉山斋集诗500首,辑为《申唐诗》3卷。另有《东浮集》9卷,当为入闽后所作。与司空图、方干为诗友。《全唐诗》录存其诗近八十首
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柴门深掩古城秋,背郭缘溪一径幽。
不有小园新竹色,君来那肯暂淹留。
闲钓江鱼不钓名,瓦瓯斟酒暮山青。
醉头倒向芦花里,却笑无端犯客星。
清猿啼不住,白水下来新。
八月莫为客,夜长愁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