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黄河

万里奔流势转雄,风雷曾见舞鱼龙。

西来派出昆崙远,东去波连弱水通。

砥柱龙门神禹迹,宣房瓠子武皇功。

桑田沧海应非偶,谁觅当年九道踪。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渡黄河》由明代诗人陈琏所作,通过对黄河壮丽景象的描绘,展现了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磅礴气势与深远历史意义。首句“万里奔流势转雄”开篇即以“万里”形容黄河之长,“奔流”展现其动态之美,“势转雄”则强调了黄河在流动过程中展现出的雄伟气魄。接下来“风雷曾见舞鱼龙”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黄河的水流比作风雷,鱼龙起舞,生动地描绘出黄河水面上波涛汹涌、气势恢宏的景象。

“西来派出昆崙远,东去波连弱水通”两句,进一步描述了黄河的源头与流向,从遥远的昆仑山发源,向东方延伸,直至连接弱水,展现了黄河的广阔流域和深远影响。接着,“砥柱龙门神禹迹,宣房瓠子武皇功”两句,提到了古代治水英雄大禹以及汉武帝的功绩,通过这些历史人物与黄河的关联,赞美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努力与智慧。

最后,“桑田沧海应非偶,谁觅当年九道踪”两句,以“桑田沧海”比喻世事变迁,表达了对黄河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深邃的问题——如何追寻那些已逝去的历史痕迹。整首诗不仅描绘了黄河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对历史、文化、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黄河深厚情感与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998)

陈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相国寺

相国千年地有灵,巍巍楼阁倚苍冥。

空闻碧落新敲磬,谁见琅函旧赐经。

华表月明留鹤语,石池水退带龙腥。

惠云一去无消息,空有新刊壁上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洛阳

繁华当日说西京,人事千年几变更。

平乐台荒空见迹,荜茥馆废尚留名。

龙门雨过波涛壮,金谷春回草木生。

一自尧夫经过后,天津谁复识鹃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太初宫怀古

太初宫在函关上,一片遗基几百春。

谩有狐狸来作穴,更无鸾鹤与为邻。

灵符玉检神何在,石室瑶台迹已陈。

景物亦随今古异,断碑荒础雨苔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函谷关

谁将鬼斧凿嶙峋,函谷之名天下闻。

望气一时知老子,闻鸡半夜走田文。

崖经宿雨石将堕,尘暗西风路莫分。

今日车书归大统,不劳鱼钥守三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