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台咏怀(其一)

敢云忠信涉波涛,海阔天空任所遭。

五两风轻双鸟羽,三千水弱一鸿毛。

南窗朱鸟贻书札,东国青童畏佩刀。

为念君亲思效死,渡泸往复不辞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别台咏怀(其一)》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易顺鼎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信念的坚守,以及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坚韧不拔。

首联“敢云忠信涉波涛,海阔天空任所遭”开篇即展现诗人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决心,即使在波涛汹涌的海上,也敢于坚持自己的忠诚信条,无论未来如何变化,都将随波逐流,无所畏惧。

颔联“五两风轻双鸟羽,三千水弱一鸿毛”运用了生动的比喻,以轻柔的风、双鸟的羽毛和微弱的水流、轻如鸿毛的形象,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同时也暗示了他面对外界压力时的从容不迫。

颈联“南窗朱鸟贻书札,东国青童畏佩刀”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形象,南窗之下的朱鸟象征着智慧与启示,而东国的青童则代表了年轻与活力,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的追求与理想,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权力与权威的敬畏与尊重。

尾联“为念君亲思效死,渡泸往复不辞劳”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为了君主和亲人,不惜赴汤蹈火,甚至牺牲生命的决心,展现了强烈的忠诚与责任感。同时,“渡泸往复不辞劳”也体现了诗人愿意付出艰苦努力,不畏艰难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意志品质,是一首充满激情与理想的佳作。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别台咏怀(其二)

炎荒十日小盘桓,皂帽依然返幼安。

照汗青诗文渡海,满江红曲岳凭阑。

遑求泽国持龙节,颇负边人望豸冠。

犹有伏波横海志,书生戎服一登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别台咏怀(其三)

使越何曾计橐资,远游心事楚骚知。

麒麟凤鸟为先戒,翡翠鲸鱼入小诗。

送别五千人槜李,压装三百颗离支。

白云黄竹瑶池路,穆满重来定几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别台咏怀(其四)

墨绖麻衣岁两更,空悲万里请长缨。

蛮烟瘴雨添行色,海水天风和哭声。

马革死输鸱革死,龙工生胜鸟工生。

虚空已卜年馀到,不向人间更纪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续别台咏怀(其一)

八极神游世界空,寒门熛阙往来中。

东云龙向西云露,南海牛从北海风。

馆问碧蹄平秀吉,城寻赤嵌郑成功。

纷纷蛮触都经眼,莫把英雄溷乃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