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渡

兴亡怀此渡,贳酒易为醺。

数树松青处,千年李白坟。

晓山看夜雪,淮甸没江云。

牛渚矶边过,惊涛不可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历史兴衰让我心系此渡口,买酒容易使我醉意浓浓。
几株青翠的松树环绕的地方,是诗人李白埋骨千年的墓地。
清晨看着夜晚的雪景,淮水边的天空被江上的云雾淹没。
路过牛渚矶,汹涌的波涛声却难以听见。

注释

渡:渡口。
贳:赊欠。
醺:醉酒。
松青:青翠的松树。
李白坟:李白的墓地。
晓山:清晨的山峦。
淮甸:淮水地区。
江云:江上的云雾。
牛渚矶:牛渚矶边。
惊涛:汹涌的波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有些许感伤的画面,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兴亡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兴亡怀此渡,贳酒易为醺。”开篇两句即点明主题,"兴亡"指的是历史的盛衰更替,而"此渡"则是诗人心中的某个特定地点,可能是记忆中的一处风景,或是一个象征。"怀"字表达了诗人的怀旧之情,通过饮酒来忘却烦恼,但这种逃避又带有几分无奈和悲凉。

“数树松青处,千年李白坟。”这里的“数树”指的是不多的几棵树,而“松青”则是时间的见证。"千年李白坟"一句,则让人不禁联想到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千年的时光流逝,李白的坟墓依然矗立,这里不仅有对历史长河中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映射出诗人对于永恒与短暂的思考。

“晓山看夜雪,淮甸没江云。”"晓山"意味着清晨时分的山色,而“夜雪”则是未消融的残雪。这里的对比鲜明,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景物的不断变化。而“淮甸没江云”一句,则描绘了一种视线被遮蔽的场景,"淮町"可能是指河堤或水边之地,而"没江云"则让人感觉到一种深远和模糊,这也许象征着诗人的心境,如同自然界中的这片迷雾,难以辨识。

“牛渚矶边过,惊涛不可闻。”最后两句通过对水流的描写,表达了动静结合的意境。"牛渚矶边过"中,“牛渚”可能是特指某地的地名,而“矶边过”则是一种急促的动作。而“惊涛不可闻”一句,则在强烈对比中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外界喧嚣声响的对比,"惊涛"指的是波涛汹涌的声音,而"不可闻"则是因为声音被某种力量所掩盖,或许是自然之声,也可能是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个深邃而又有些许哀伤的意境,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时间和个人的微小在其中的思考。

收录诗词(2)

王景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桃源行

秦皇有地包沙漠,秦民无地堪托足。

民心咫尺不戴秦,秦令安能到空谷。

商山紫芝青门瓜,武陵洞底栽桃花。

草木不共人逃去,虞妃山赭良堪嗟。

秦皇一世二世歇,秦民万世桃花月。

渔子相逢五百年,已闻几度乾坤裂。

靖节先生曾作记,祇云贤者兹避世。

时人浪作神仙传,空自渺茫涉奇异。

君不见年来礼乐卯金刀,先生归对庐山高。

所种柴桑五株柳,胜是武陵千树桃。

形式: 古风

怡怡亭

怡怡亭畔路,兄到弟随肩。

花径同调瑟,兰窗共擘笺。

看山携老杖,分果忆儿筵。

底事常相忍,张家未是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程给事知越州

冰颜黑发未应衰,巨舰高旌使府威。

琐闼领藩承嘏去,绣衣过郡买臣归。

湖山胜迹吟毫健,风月良辰宴斝飞。

金榜弟兄同舍长,老年相别重依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句(其一)

当利江头最僻州,怀人惟是数登楼。

形式: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