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司空曙之苏州

盘门吴旧地,蝉尽草秋时。

归国人皆久,移家君独迟。

广陵经水宿,建邺有僧期。

若到西霞寺,应看江总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这里是古老的盘门,吴国之地,蝉声已消,草木迎来秋意。
归乡的人们都已长久离开,只有你搬家的脚步显得特别慢。
在广陵,我将在河边过夜,建邺有僧人约定等待。
如果能到达西霞寺,一定要去看看江总留下的石碑。

注释

盘门:古代苏州城的城门名。
吴旧地:指吴国的旧址,这里指苏州。
蝉尽:蝉鸣结束,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草秋时:草木凋零的秋季。
归国:返回故乡。
皆久:都已经很久了。
君独迟:只有你(指某人)行动较慢。
广陵:古地名,今江苏扬州。
经水宿:经过河流,在河边过夜。
建邺:古地名,今南京。
僧期:僧人约定的时间。
西霞寺:寺庙名,可能位于江边。
江总碑:江总,南朝文学家,此处指他的碑文或遗迹。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别离情怀与古迹游历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遗迹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过往时光的回忆。

"盘门吴旧地,蝉尽草秋时。" 这两句设置了一种怀旧的氛围,"盘门"是古代吴国的一个关口,"吴旧地"则唤起了历史的回声。而"蝉尽草秋时"则描绘出一个秋天景象,蝉鸣声已尽,草木渐黄,秋意浓郁。

"归国人皆久,移家君独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和思念。"归国人皆久"说明大部分人都已经回到故乡,只有诗人的朋友还在外地。"移家君独迟"则强调了朋友迟迟未归的心情。

"广陵经水宿,建邺有僧期。"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广陵经水宿"可能是指诗人在广陵(今江苏扬州)附近的河流边过夜。"建邺有僧期"则提到诗人与一位僧侣约定了某个时间地点。

最后两句"若到西霞寺,应看江总碑。" 则是对朋友的一个建议或嘱托,希望他在途经西霞寺时能去看看江总的碑文。这不仅是一种文化上的推荐,也可能蕴含着诗人对友情和历史的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遗迹的关注,传达了一种淡淡的怀旧情绪和深沉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

苗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孙德谕罢官往黔州

中岁分符典石城,两朝趋陛谒承明。

阙下昨承归老疏,天南今切去乡情。

亲知握手三秋别,几杖扶身万里行。

伯道暮年无嗣子,欲将家事托门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酬李端得山中道友书见寄之作

马融方直校,阅检复持铅。

素业高风继,青春壮思全。

论文多在夜,宿寺不虚年。

自署区中职,同荒郭外田。

山邻三径绝,野意八行传。

煮玉矜新法,留符识旧仙。

涵苔溪溜浅,摇浪竹桥悬。

复洞潜栖燕,疏杨半翳蝉。

咏歌虽有和,云锦独成妍。

应以冯唐老,相讥示此篇。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仲秋太常寺观公辂车拜陵

南宫初开律,金风已戒凉。

拜陵将展敬,车辂俨成行。

士庶观祠礼,公卿习旧章。

郊原佳气引,园寝瑞烟长。

卤簿辞丹阙,威仪列太常。

圣心何所寄,惟德在无忘。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中言志

金吾戒道清,羽骑动天声。

砥路方南绝,重岩始北征。

关楼前望远,河邑下观平。

喜气回舆合,祥风入旆轻。

祝尧三老至,会禹百神迎。

月令农先急,春蒐礼复行。

仍亲后土祭,更理晋阳兵。

不似劳车辙,空留八骏名。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