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小雅堂哭史明古

筑台高住似神仙,恰好堂成及已年。

歌哭于斯人忽耳,死生无度事茫然。

青山底处寻遗史,白雪从今付绝弦。

此夜独登惟见月,清光依旧石阑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登小雅堂哭史明古》表达了对故友史明古的深深哀悼之情。首句“筑台高住似神仙”描绘了史明古生前居住的环境,暗示其人品高尚,生活超凡。然而,“恰好堂成及已年”则揭示了命运的无常,暗示史明古去世时正是新堂落成之时,更显凄凉。

“歌哭于斯人忽耳”表达出诗人对于突然失去朋友的悲痛,以及对生死无常的感慨。“死生无度事茫然”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迷茫和无奈的情绪。接下来,“青山底处寻遗史”寄托了对逝者遗志的追忆,而“白雪从今付绝弦”则寓言史明古的才华将不再被传扬,令人惋惜。

最后两句“此夜独登惟见月,清光依旧石阑前”,诗人独自登上小雅堂,只有月光陪伴,清冷的月光洒在石阑前,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思,也暗示了对友人的永恒怀念。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沈周对故友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哭刘邦彦二首(其一)

五十年来托故知,秖酬两会便长辞。

湖山好在无人物,风雨空令有涕洟。

松下骨埋宗长锸,梅边魂和老逋诗。

瓣香在手身违病,月落斜窗起坐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哭刘邦彦二首(其二)

天教行乐住杭州,今日湖船似旧不。

桃怪刘郎来不再,诗怜杜甫死方休。

风流山水仍红拂,富贵壶觞到白头。

最是竹东听雨夜,而今空有梦追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挽璋公

璋老性灵澈,参扣不伺版。

学苦行亦坚,心舒语还简。

昂昂如乔松,秀色照人眼。

八旬尚健步,有杖倩人撰。

俄传疾不出,不意竟绝馔。

往顾问云何,示别作微潸。

答曰生我寓,死为生所限。

限极我何留,何惜复何戁。

举手道谢谢,言下仍发莞。

所究亦超然,世迹空一刬。

旋踵即溘然,急若丸走阪。

此老今已无,千辈莫一拣。重来但虚堂,寒影照灯?。

门前挲椤树,风叶何反反。

形式: 古风

悲溺

少小出闾右,生长纨裤中。

珂马越阡陌,溢目扬光风。

青紫恃富取,岂信诗书功。

调笑邻家姬,琉璃为酒钟。

黄金一朝尽,云衢付冥鸿。

勋名悲故镜,白发纷秋蓬。

凄凉西华子,落魄东郭翁。

天寒城濠隈,失足探蛟龙。

沉沉泥中居,层冰相蔽蒙。

家人不得觅,尸出冱方融。

舆归经旧里,见者叹穷通。

穷通不必叹,富贵少令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