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刘邦彦二首(其二)

天教行乐住杭州,今日湖船似旧不。

桃怪刘郎来不再,诗怜杜甫死方休。

风流山水仍红拂,富贵壶觞到白头。

最是竹东听雨夜,而今空有梦追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画家沈周所作的《哭刘邦彦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刘邦彦的怀念和哀悼之情,以西湖的景色为背景,寓情于景。"天教行乐住杭州"写出了对杭州美景的赞美,暗示了朋友生前的快乐时光;"今日湖船似旧不"则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暗示物是人非的感慨。

"桃怪刘郎来不再"中的"桃怪"运用了典故,意指桃花都感到惊讶,因为刘邦彦已不再归来;"诗怜杜甫死方休"借杜甫之死感叹生命的无常,暗示朋友的离世如同杜甫般突然。

"风流山水仍红拂"中的"风流"形容朋友的风采,"红拂"暗指朋友的才情,即使山水依旧,但人事已非;"富贵壶觞到白头"则表达了对朋友未能享受富贵人生的遗憾,以及对友情长存的期待。

最后两句"最是竹东听雨夜,而今空有梦追游"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与朋友在竹东听雨的美好夜晚只能在梦中追寻的深深怀念,充满了哀伤和失落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又哀婉的挽诗,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和对朋友生平的回忆,寄托了诗人对亡友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挽璋公

璋老性灵澈,参扣不伺版。

学苦行亦坚,心舒语还简。

昂昂如乔松,秀色照人眼。

八旬尚健步,有杖倩人撰。

俄传疾不出,不意竟绝馔。

往顾问云何,示别作微潸。

答曰生我寓,死为生所限。

限极我何留,何惜复何戁。

举手道谢谢,言下仍发莞。

所究亦超然,世迹空一刬。

旋踵即溘然,急若丸走阪。

此老今已无,千辈莫一拣。重来但虚堂,寒影照灯?。

门前挲椤树,风叶何反反。

形式: 古风

悲溺

少小出闾右,生长纨裤中。

珂马越阡陌,溢目扬光风。

青紫恃富取,岂信诗书功。

调笑邻家姬,琉璃为酒钟。

黄金一朝尽,云衢付冥鸿。

勋名悲故镜,白发纷秋蓬。

凄凉西华子,落魄东郭翁。

天寒城濠隈,失足探蛟龙。

沉沉泥中居,层冰相蔽蒙。

家人不得觅,尸出冱方融。

舆归经旧里,见者叹穷通。

穷通不必叹,富贵少令终。

形式: 古风

伤阿同

阿同年十四,蓬垢身短小。

小心效力多,过失比众少。

每事解人意,指使不颠倒。

以有成人姿,私怪通慧早。

今年忽患痘,头面见稍稍。

周身渐稠密,匝肉无空道。

色白浆不成,识者谓难保。

怆惶十三朝,焦黑如火燎。

我时去城中,牵念梦屡造。

同亦盼我归,每问辄怅懊。

此意要面别,亦自知死兆。

我归不见同,洒泪伤其夭。

老者正需人,何以堪怀抱。

今与冥顽处,愈自觉同好。

误呼尚疑存,转顾惊悄悄。

送汝瘗东郊,细雨滴青草。

形式: 古风

萧萧东海竹挽吴汝辉

萧萧东海竹,郁郁西山松。

壤地两隔越,生植莫能同。

颜色各相昧,音声或通风。

精神自冥合,宛宛无西东。

青松一朝催,此竹抱孤穷。

以竹书感慨,寄去泪亦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