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书楼有感和秋思韵

坐拥遗衾百尺楼,湘帘高捲不胜秋。

半窗凉月三更梦,一枕凄风万斛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独坐高楼拥着旧被,湘竹窗帘卷起秋意浓。
半夜凉月洒进半窗,梦中醒来满枕都是凄凉的寒风和无尽的忧愁。

注释

坐:独自。
遗衾:旧被。
楼:高楼。
湘帘:湘竹窗帘。
高捲:高高卷起。
不胜:承受不住。
秋:秋天。
半窗:半扇窗户。
凉月:清凉的月亮。
三更:半夜。
梦:梦境。
枕:枕头。
凄风:凄冷的风。
万斛:极多,形容愁绪之多。
愁:忧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高楼,倚着长长的被褥,心中充满感慨。"坐拥遗衾百尺楼",形象地写出诗人孤独而居,拥有的只有一床旧被,寓含着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如今境遇的落寞。"湘帘高捲不胜秋",通过拉开湘竹窗帘,让秋意更浓,表达了诗人对秋日凄凉景色的敏感和内心的孤寂。

"半窗凉月三更梦",在深夜的凉月映照下,诗人陷入梦境,然而梦中情境可能更加添愁,暗示着现实与梦境的双重困扰。"一枕凄风万斛愁",以夸张的手法形容愁绪之多,仿佛能装满千斛,生动地刻画出诗人内心无尽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登楼为触发点,通过秋夜的景象和自身的感受,抒发了诗人深深的忧郁和怀旧之情,展现了宋词中常见的婉约与哀愁之美。

收录诗词(1)

钱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文昌仙伯天人姿,爱山寻胜如书痴。

忽摩台符历参井,麾幢溯峡春迟迟。

山林川后总效职,万壑千岩俱献奇。

就中巫山绝雄胜,插天紫翠相参差。

神妃来下佩声远,驻此名地相安之。

峰旋地转自前后,屹立万马如追随。

两山有川幻天巧,禹功到此神应疲。

仰天照眼如匹练,舟行电掣翻云旗。

迅帆竞惜峰峦过,艅艎望眼裳褰帷。

悬崖下有欲落石,古木上有参天枝。

龙登鹤聚仙既集,云升雨暗天如低。

从来三峡号至险,高牙稳泛如游嬉。

扬旌一览天下胜,词源倒峡知优为。

尝闻奇观天亦惜,遇贤辄与因其时。

少陵遇此虽穷寂,妙语惊人多在兹。

彫镌万象发天閟,衙官屈宋声争驰。

公今曳履星辰上,调元妙手行将施。

天教来作东道主,欢声和气生江湄。

公来顿觉雪山重,青城增气联峨眉。

首驱巫阳入新句,一洗前作堪解颐。

英词从此遍蜀道,迥出尘表无纤缁。

尝忧此地难久驻,转首绝境成嗟嘻。

直欲使拂素练图翠嶷,写松峦起云之状,模翠屏栖凤之嵋。

终朝诵公有声画,却来看此无声诗。

形式: 古风

停云轩

插空轩槛扁停云,云本无心岂解停。

敛散卷舒浑在我,本来明月一天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天平山白云泉

白云岩静最深隈,泉溜泓溶石窦开。

宿雾不生澄晓月,残风轻漾蛰寒雷。

源从天汉星边落,流自鳌峰海上回。

莫谓无心事奔注,曾随霖雨下山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静照堂

去年秀水拍桥深,闻说幽堂绿可临。

自愧尘埃逢泽上,空思潇洒太湖阴。

经台罢讲吹红烬,斋钵留生下翠禽。

应是禅机终息处,不须此外觅双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